多式联运跑出货运“加速度”
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郑振亚、廖贤丹)连日来,宜昌港务集团枝城港1900米的岸线上,一台台起重机在港口平稳运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1月7日的吞吐量突破5.94万吨,刷新枝城港开港以来的历史纪录。
在枝城港铁水联运码头看到,门机高高耸立,运输车辆在港口间穿梭,岸桥精准装运集装箱货柜,一派繁忙景象。枝城港经理助理谭乙兵说:“1月6日到7日连续铁路接排车800节,日拖带量达到2.6万吨,7日的吞吐量更是突破5.94万吨。目前,枝城港各个码头均保持满负荷生产,日平均吞吐量超过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0%。”
枝城港位于焦柳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交会处,拥有完备的铁路专用线和货物装卸线等设施,是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综合运输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近年来,枝城港致力于提升港口能级,先后投资近4亿元,更新码头基础设施、升级重点货类装卸工艺、实施设备智能化改造,港口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从2024年5月,企业投资3.5亿元建设的两个5000吨级集装箱铁水联运码头正式投入运营开始,枝城港就具备了水运、铁路集装箱到发的条件。同时,企业通过散杂货与集装箱管理系统,高效指挥港口生产,实现了对船舶进出港、货物装卸、堆场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谭乙兵介绍。
枝城港生产指挥中心是港口的“智慧大脑”,汇聚了全国铁路货物、水路信息等数据,能够精准掌握在途列车的货物种类、配空车种型号以及到站进港时间,通过站港融合机制实行“点单式服务”需求,合理安排进站进港顺序。
中心运行以来,枝城港全年未出现拥堵现象。谭乙兵表示,为了提高通运效率,枝城港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对国铁在途车(辆)、船舶提前预知、提前安排,使车船无缝对接,生产效率同比提高20%,作业量提高10%,刷新了多项生产纪录。
此外,枝城港以传统能源中转型港口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煤炭、磷矿、矿建等大宗物资的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在产业链延伸和物流网络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开辟新的多式联运线路,加速推进航线由“线”到“网”的布局,争取202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760万吨。
目前,枝城港开辟了多条较为成熟的通道。例如云贵川地区发来的集装箱到达枝城港后,再发往上海、营口等沿海港口,客户通过枝城港每批次货物可节省物流成本约6万元。
枝城港将优化完善集装箱装卸船功能,依托东北的粮食、云贵磷矿及本地化工企业化肥等两个区域为主的货源,实现双向对流,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进一步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聚力打造中部陆海新通道桥头堡及长江中上游铁水联运核心港区,为宜都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港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