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湖北宜都激发学前教育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 从2024年起,湖北省财政厅选取部分县市(区)开展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宜都市作为试点之一,财政、教育、发改等部门联合发力、多措并举,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取得喜人成果。

坚持高位推进,制定改革实施路径。宜都市委、市政府把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财政、教育、发改、编办、人社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改革实施路径。

打破经费使用壁垒,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出台生均财政拨款、学前教育教联体建设、公办幼儿园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学前教育教联体建设评价办法等4项配套政策。将原来的公办园“在编人员全额保障+编外人员定额保障+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模式,调整为“生均财政拨款+特定项目保障”模式。根据年度生均培养成本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幼儿园收费标准等因素,对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实行动态调整,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通过打破学前教育经费使用壁垒,全市各幼儿园经费统筹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完善治理体系,科学核定拨款标准。以财政保障机制改革撬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教联体为单元的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实现了教联体内人、财、物等资源整合及有序流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严格核定18所公办幼儿园2021—2023年三年实际办园成本,分档确定2024年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有力支持全市各幼儿园配齐玩教具、图书,持续改善办园条件。

提高非编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24年宜都市编外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从上年度的人均4.8万元提高到人均5.3万元,增幅约10%,且以后每年按10%的速度进行增长,直至达到在编教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项之和的90%。通过逐步缩小编外与在编人员工资差距,激发非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学前师资“留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宜财)

(来源:中国财经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