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潘湾——潘铁匠

前几天我去乡政府斜对面的潘铁匠铺打两把镰刀。铺子里人很多,潘铁匠说:″下午才能给你做。"因我急用又怕别人再插队,于是,我就耐心地等了四个多小时。这期间,我们聊了许多关于铁匠的话题。

传统的打铁需要两个人,一个握钳的,一个帮锤的。他们腰间都要系上一块皮一样的东西,称之为搪火皮。"打铁先要本身硬。″打铁不光是一种技术,更是一个苦力活。如果本身不硬,就抡不起大锤,就不可能让大锤在砧板上叮当一天,更不用说让山村在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韵律中趟过岁月之河。

铁匠学艺时,首先练的是拉风箱的功夫。拉风箱要学会观察火候,趁热打铁。冷了继续加热,如此反复,直至一件铁器形成。然后马上投入水缸中淬火,炙热的铁器遇到冷水发出"嘶″的声音,随之一缕白烟腾空而起。这时,师傅脸上总要露出笑意,为自己精心制造的一件精品而感到欣慰、自豪。

师傅传授给徒弟的真经是淬火。常言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为了使镰刀、斧头……坚韧锋利,淬火这道工序就是一个难度很大、技术性很強的活儿,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潘铁匠的铁器在潘家湾土家族乡可算是挺有名气的,享誉至今。原因就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淬火时把握好了火候,坚韧适度,使之不但锋利而且经久耐用。

原来潘湾地区所有的铁器都是本地铁匠锻造的。现在商铺都可以买到,虽然没有本地铁匠打的耐用,但经济方便,因此人们也喜欢买它。再加上有些农具已被机械替代,这就让铁匠的生意越来越清淡了。为了生存,他们有的改行做些简单的农机、搞电氧焊之类的铁活,有的干脆弃业打工去了。方圆几十里内,只有潘铁匠依然保留着那间铁匠铺子,坚守着那块祖传的手艺活阵地,为当地农民制作锄头、镰刀……

只是现在没有人跟着学艺当铁匠而孤军奋战,便用了一些机械操作罢了。每天还能挣到几十到几百块钱的收入,收入虽然不算高,但他生存的底气十足。家庭和睦兴旺,心里舒坦踏实。

潘铁匠已年逾花甲,仍干着硬硬朗朗的活,做着实实在在的事,靠力气吃饭,凭本事挣钱。与别人相比,说穷,他心安理得;说富,他理直气壮。在他乐阔的心境中,无时不洋溢着幸福,洋溢着自豪。

我想:致富如此,做人也应该是这样。

作者:骆志俊,潘家湾村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