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吴婆婆手工制饼49年传承本土年味

云上宜都讯 春节临近,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四组的吴婆婆特别忙。最近几个月,以她名字命名的吴婆婆土家圆酥饼供不应求,已卖出数千斤。不少慕名上门的顾客说,吴婆婆的饼,吃出了小时候的年味。

记者晓雨文/图

本报记者晓雨肖晓晓吴婆婆在做圆酥饼

春节临近,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四组的吴婆婆特别忙。最近几个月,以她名字命名的吴婆婆土家圆酥饼供不应求,已卖出数千斤。

吴婆婆做饼在宜都市名气不小,上过央视。她的手工土家圆酥饼已成为当地旅游名片。老人精湛的手艺是如何炼成的?记者前往进行了探访。吴婆婆用石碾碾制饼馅两面烤制

藏在茶山的手工制饼作坊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是美丽的茶乡。

公路在成片的茶园之间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吕家坳村四组吴婆婆家。

吴婆婆名叫吴昌英,出生于1946年。干练、清瘦的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声音洪亮,个性爽朗,73岁的她看上去只有60岁左右。

吴婆婆家三个儿子三栋新楼,白色的墙、水泥院坝,干净清爽。她家门前是茶园,再往前是一座青山,山上有成片的山胡椒。吴婆婆说春天开一山黄色的花,特别好看。

土家圆酥饼体验观光坊,就建在婆婆家旁。“这是我们去年投资8万元刚建成的。”吴婆婆的小儿子杨山说。

观光坊分为操作间、磨馅间、烤制间。墙上挂有营业执照、宜都市食药监局发放的许可证。

操作间里,吴婆婆的儿媳、女儿等人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有的揉面、有的包馅、有的装模;磨馅间里有一只石碾,吴婆婆亲手操作,将花生芝麻核桃等磨成粉状;烤制间有两口大灶,灶堂里是炭火,灶上放了两口硕大的平底锅,锅内放着待烤的圆酥饼。

圆酥饼烤制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上下两面接受碳火烤制。记者看到,吴婆婆制作有一种特殊的平底烤锅,这种烤锅上放置火红的碳火,烤锅与下方的平底锅相合,圆酥饼上方与下方同时受热烤制。

一锅香香的圆酥饼出炉,吴婆婆请我们品尝。

婆婆的饼起酥达到12层,咬一口,脆声作响,香味四溢,饼馅特别美味,芝麻花生冰糖……这正是小时候吃过的酥饼的味道!

吴婆婆的饼十里八乡闻名

宜都乡间订婚结婚请客、逢年过节,有送喜饼吃喜饼的习俗。喜饼都是自己制作。

喜饼、麻花是孩子的零食。吴婆婆婚前不会做饼,结婚后有了孩子,便开始学做饼给孩子们吃。起初看公公做堆砂饼,糖、面粉和在一起,炒熟后再放在锅里烤。看得多了,一来二去就学会了。

她凡事认真,心灵手巧,琢磨着怎么把饼做得更好吃一些。

1970年,24岁的吴昌英在自家厨房里做试验。做一锅饼要用多少油多少面多少糖,比例多少,她反复试验,最终熟能生巧,心中有数。

饼好不好吃,包在饼里的馅很重要。吴昌英的诀窍就是材料要真实。花生芝麻红糖白糖植物油,不能掺面粉等别的东西。

面粉当然也要最好的。吴昌英发现,钢磨推的面粉,前面后面的都不如中间段的好。

做喜饼,面粉里边要适当地放一点猪油。为什么有的饼做出来色泽不好看?吴昌英发现,那是因为猪油没洗干净就上锅熬制了。她在家做试验,但发现猪油用水洗了熬出来仍然不是很纯净。怎么办?她把猪油洗干净后再放在热水里煮一煮,这样炼制出来的猪油无杂质,色泽黄亮。猪油纯净,做出的饼色泽黄亮,爽净好看。

猪油的存放也有讲究。吴昌英发现猪油存放不当容易化掉,会惹来蚂蚁,放在楼梯间比较阴凉的地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971年,吴昌英对饼的烤制工艺也进行了摸索。

传统的烤法是烧柴火烤,其弊端是柴灰会扬到饼子上,不干净,吴昌英琢磨用碳火烤,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起初做喜饼,用的是家里普通炒菜的锅,每个饼受热不均,每个饼的上下两面也不能同时受热。村附近有个拉丝厂,吴昌英把废弃的油桶上下两个底切下来,洗净后,一个底做成平底锅,一个底用于放碳火烤饼面,这样,饼受热不均的问题也解决了。这种平底锅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现在不是用油桶切割,而是专门打制而成的了。

吴昌英的手艺越做越精,口口相传,十里八乡闻名。不少人家里做喜事,都请吴昌英去做喜饼。吴昌英有三子一女,小儿子杨山至今还记得给妈妈当帮手给别人做饼,经常做到深夜。

吴昌英的女儿杨艳告诉记者:“妈妈手巧,不仅饼做得好吃,麻花油条也炸得好,我们小时候吃的零食都是妈妈自己做的。”

上了央视游客络绎不绝

吴婆婆的饼做成产品外销,得益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014年底,潘家湾土家族乡想挖掘一批乡里的传统手工艺品。乡宣传委员胡欣四处打听,有人介绍,吕家坳村四组吴婆婆做的饼非常好吃。胡欣带着宜都市电视台的记者来到吴婆婆家,那时候,吴婆婆家住的还是土坯房。电视台拍摄了吴婆婆全手工制作饼子的过程。大家还一起给吴婆婆的饼起了一个名字:吴婆婆土家圆酥饼。

2015年中秋节,吴婆婆的土家圆酥饼在央视播出。

2014年,第一届潘家湾土家族茶乡女儿会举行。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吴婆婆土家圆酥饼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土特产,受到宜都市民及游客的喜爱。2017年,公路修到了吴婆婆家门口,吴婆婆再也不用背着饼出去卖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把车直接开到吴婆婆家门口。

销量增加后,担心妈妈太累,2018年,在外打工的杨山回到家里,帮妈妈打理生意。杨山根据政府意见,修建了土家圆酥饼体验观光坊,办理了各类证照,制作规范卫生,还请人进行了包装设计。

随着吴婆婆名气越来越大,假冒吴婆婆饼的也不少。为此,杨山对吴婆婆土家圆酥饼进行了商标注册,正在等待批复。

逢年过节,旅游季节,都是饼的销售旺季。吴婆婆的媳妇、女儿都来帮忙,忙不过来时也请村民们帮忙。去年,吴婆婆土家圆酥饼年销售额已达20万元,销售对象主要是游客和宜都市民。“我们的产量现在还跟不上去,去年有不少订单没法保证供应。”杨山说。

在小儿子的帮助下,吴婆婆土家圆酥饼的包装纸上也印上了二维码。

眼下,摆在吴婆婆面前的问题也有很多。酥饼上的酥皮易碎、快递如何运输?纯手工制品无添加剂,保质期受限问题如何解决?手工操作无法满足市场大量需求的问题如何解决?这都是吴婆婆和家人需要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