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港码头:站在这里与历史相望……

云上宜都讯  2018年4月28日,在湖北武汉的东湖宾馆,习近平总书记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一同散步和品茶,习近平总书记谈起,湖北宜昌的一种茶和印度还有合作。从经贸往来到文化交流,中印之间的交往追溯久远、愈发密切。

习近平总书记口中宜昌的茶就是“宜红茶”,宜红茶是中国功夫红茶的典型代表和传统出口商品,同祁红、滇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

2018年5月26日至27日,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考察宜都古茶道遗存点并达成共识:宜都是宜红古茶道的重要枢纽,宜都港作为曾经的转运中心,见证了宜红茶的繁荣与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宜都港码头的变迁史。

宜都地处长江中上游南岸,长江、清江、渔洋河在此交汇,素有“鄂西门户”之称。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在中国内地快速发展,随之产生了大量的人员流和物资流,宜都县城——陆城合江楼至水府庙清江边的宜都港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宜红茶在湘北鄂西交界的山区诞生后,绝大多数汇集到宜都港,再水运到汉出口,更加速了宜都港的发展。在其后的百余年时间里,各种码头、街巷和相配套的商号、客栈、会馆等建筑设施达到了较为完善的规模和程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清江、渔洋河水运功能的弱化和长江水运功能的改变,宜都港的原有功能和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宜都港码头的形成及概况

据康熙三十六年(1697)《宜都县志》35页载(宜都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校注本):“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置宜都郡,宜都之名始此。”42页又载:“三国时,吴大都督陆逊屯戍宜都,……遂筑城于此,以拒蜀汉,后因号曰‘陆城’。”由此可知,在三国时,因城而建的江边就出现了码头。

该志又载:“明成化庚寅(1470)都宪杨浚,因旧址筑土城,周围六百五十余丈,高一丈二尺。立五门,东曰朝天,南曰迎薰,西曰太平,北曰临川,东北曰合江。”而此土城在紧靠清江边就设临川、合江两门,说明此时水运已非常繁荣,相应的码头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

该志还载:“清江口,在县治北清江,徭编渡夫一名。”说明清朝初年在清江边官署设有专门的渡船渡夫,以供官员、邮差等公干人员随时渡江。

至清末民初,在清江出口的江边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港口商埠区,计有合江门、临川门、桥河、新街、燕子岩、佑圣观、水府庙、窑湾等8大码头。

1951年以后,清江边又相继增修了紧靠合江门码头的茶厂码头和下游的生资农机码头、石油码头等。1982年宜都县政府划定宜都港为:上起西湖堤防段,下至宜都石油码头的港区范围。


宜都港码头的历史变迁

宜都清江边的码头虽然形成于三国东吴大将陆逊屯戍宜都时的1800年前,但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货物流动量少,其码头长期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1876年宜昌开埠后,周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包括宜都港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二十世纪初,宜都港主要码头相继修建成条石踏步台阶。1916年以后,宜都地方政府多次组织了江岸、码头的改造和建设,使其功能不断完善,直至二十世纪后期。进入新世纪,因水运功能的改变,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宜都港的码头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桥河码头

现桥河巷出口,直至江面。1916年,宜都县知事彭茂修,利用劣绅韩全之的2000串罚款,修筑了桥河至新街(即邻苏巷)30米的河坎,并在原有码头的基础上建筑宽1米,共30余级的石砌台阶码头。这个码头是宜都港最为繁忙的轮渡和客货运码头。天生实业股份公司、天吉庆等茶号的茶叶均在此上岸。

1969年7月特大洪水冲毁了陆城清江边大部分壁岸码头,当年秋,县交通局和城关镇组建了“城关码头修复指挥部”,利用国家拨款和县装卸公司等单位资金共数十万元,以三线建设民兵为主体,并动员陆城各单位职工搞义务劳动,苦战3年余,重新用条石浆砌了合川门至桥河河岸共880米和相应的码头。其中1972~1973年修复、扩建桥河码头工程,其客运码头为左右两条,每条是宽6米的踏步台阶,每级台阶宽30厘米,厚15厘米,每隔一定高度留有与斜坡码头相连的1.5米宽的平台,便于上下船旅客休息和货物运输;两条台阶之间也是宽6米,用片石浆砌成1∶2的斜面;同时将码头项部填高至1954年洪水位线以上,使之成为桥河码头的一个大货场。该码头建成后,成为清江号客船的专用码头。先是每日发一班,后增加到两班,开往宜昌大公桥码头;还开有洋溪经停枝城、宜都到宜昌的客班船;也有发往清江石门的小型机驳客船;还可接受部分货船上下货。

八十年代中期,该码头又进行了扩建修缮,现中间一段还保存完好,两边各有宽6米高15厘米的人行踏步共30级,中间是宽20米高30厘米共15级的台阶,分别用16个雕花小石凳分开。

1992年因宜都经红花、虎牙到宜昌的公路修通,清江号客船停运,码头功能逐渐丧失。2010年滨江路建成,货场改建为桥河小广场,码头完全失去作用。现河坎上留有拴船石(突出有孔或头粗身细的石头)32个,枯水季节,还能看到河边最下面的一段老码头踏步。

临川门码头

原陆城临川门外,现胜利路北端河边。1934年,民国县长杨凤翱借故处罚陆城富商兼地主陈余青三千银元,经卢达五设计并组织施工,利用老城墙基石,在原有码头基础上修建了临川门宽3米,长达97步台阶的码头。江边停有趸船,每天有上至宜昌,下到沙市的小客轮在此停靠,因此人们称为老轮船码头,也有称洋码头的。



1970~1972年,“城关码头修复指挥部”将临川门的水毁码头扩建成有栈桥一处,后又增建一处,共长75米,堆场2处,斜坡码头1条,缆车码头1条,以及斜坡货运升降机一处,使临川门码头成为下至合江门、上至桥河的码头区。至此临川门码头成为宜都港最大、规格最高、搬运设备最齐全的货运专用码头,由县装卸公司经营。而宜都到宜昌的清江号客船改停桥河码头,沙市到宜昌的沙宜班和武汉到宜昌的汉宜班客轮改靠合江门码头。现存栈桥墩一个,缆车码头改停枝江沙湾到陆城的机动渡船,胜利路的尽头江边有新修的带有古朴风味的凉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江岸护坡上留有拴船石16个。

合江门码头

即1966年修建的陆城标志性建筑“宜都”牌坊的码头。1969年以前为货运码头,1950年及以前水运到汉出口的宜红茶多在此装大船启运。1970年11月,“城关码头修复指挥部”调来枝城长江大桥的姚店向阳和城关三江两个连队的三线建设民兵,改建合川门客运码头,在县委书记魏凤举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大半年的奋战,到1971年秋,“Y”型的新轮船码头终于建成,从此宜昌到沙市和武汉的大轮船停靠此码头。现上半部三分之二的码头台阶尚存,中间宽阔的休息平台是宜都大妈们跳街舞的好去处,江岸上留有拴船石9个。

新街码头

新街现更名为邻苏巷,北端直接下河的码头。由商户、居民在民国初年投资,用条石在原有简易码头基础上建成,台阶宽2.5米左右,每级台阶宽窄、高低基本一致。主要停靠清江、渔洋河往来的小木船。现滨江路以上部分尚存,底部礁石上人工凿成的踏步可寻,江岸上留有拴船石27个。

燕子岩码头

现燕子岩巷下河的石台阶码头。康熙版《宜都县志》载,城西半里,有“悬崖飞燕”一景:“清江右岸绝壁,有崖突出江濆,名燕子崖。”燕来季节,其上常落满燕子。现枯水季节,江边礁石现出,形象燕子头部。清朝末年由私商、居民投资修建,宽2米有余,踏步宽窄厚薄不一。1938年又有“义和长纸行”出资,在原码头台阶下侧增修约2米宽的一条较规则的下河台阶,其扩建石碑现存于燕子岩巷下出口上首滨江路的护坎中,上载“义和长纸行码头,民国二十七年,邓湘甫经手建,邓星若题并书”。水运至福星玉茶行和同裕茶行的毛茶多在此上岸。现码头无存,仅在江岸上留有拴船石24个。

佑圣观码头

现西正街天主教堂西侧佑圣巷北端下河码头,它与原县养蜂场旁新巷子下河共用,呈“Y”型。民国初年已修成石台阶码头,宽1.5米左右。现无存。

水府庙码头

水府庙在现水府庙巷河边出口的上首,码头因庙得名,民国初年由私商、居民投资修成巷口下河的“>”石台阶码头,宽约1.5米,转湾处立有“阿弥陀拂”石碑一块。天成红茶号和陆峰茶厂的毛茶在此码头上坡。现无存。

窑湾码头

现清江公园广场处,是历史上清江、渔洋河放排木材的起坡处。1958年,国家物资部门投资,兴建下起骡螺坡,上到新桥(即现西湖二路东端与临江路交汇处)的木材作业区,面积50亩,在现清江公园三棵树河岸边建有两个边长各5米的方形石墩,间隔1.5米,在河对岸建有一排与清江垂直的真径1.2米的4个水泥柱子,河中间架设一条直径10厘米左右的钢丝绳,在南岸两个石墩间设有搅绳机,平时靠北岸三分之二的钢绳浮在江面,以拦截上游漂流下来的木材,而南岸三分之一的钢绳沉在水下,便于行船和木材起坡。窑湾码头区建有多条斜坡码头,有多种拖拉木材的转运设备。岸边平坝从下而上依次设有宜都县、五峰县和湖北省林业部门(后划为恩施州)管理的3个木材场,时年吞吐量达2万立方米,1987年长阳隔河岩水电站修建,窑湾码头逐步荒废。

茶厂码头

1951年中国茶业公司宜都红茶厂成立后,为方便水运毛红茶进厂和加工的宜红茶水运调汉,在茶厂的后门,即现东阳光公司大门下侧黑墙黄字招牌处,过滨江路,在合江楼下侧,建有“ノ”形可通行板车的顺江斜坡码头,江中配有小趸船,兼装有茶厂专用提水设备。渔洋关和清江边茶叶收购站运毛茶到茶厂的小船一般10只同行,先停于新街码头及以上河边,一只一只有序到茶厂码头靠岸卸货,搬运工全由茶厂工人充当,生产高峰期,卸毛茶和宜红茶装船运汉口时常同时进行,通宵达旦,繁忙非常。这个码头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现痕迹全无。

生资码头

现滨江大道16号,即鹤峰县住宜都办事处(也称转运站)门口江边,建有一斜坡码头,下部直到现宜都市自来水公司东门水厂取水处,宽约3.5米,长50米,可行机动车。在1966~1990年间是宜都生资公司和农机公司的专用码头,现已拆除,痕迹全无。

石油码头

现陆城长江大道东端,长江边上游300米处。1966年宜都石油站投资2万元,顺岸修筑长35米的斜坡码头一处,岸上公路与河坎间设加油站一座。现存。

宜都港的码头文化

宜都港的核心区域从合江门到水府庙,在民国初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为繁华,其中日本占领江北和宜昌的1940~1945年间,宜都港基本是死港,其码头功能分别由渔洋河的过路滩和清江的毛家沱两个渡口承担。其它时期,江面船靠船,岸上人挤人,有“小汉口”之称。也形成了特殊的码头文化。

码头工人

过去码头上的货物上坡下河,全凭码头工人肩挑背驮,俗称“挑脚的”、“下力的”。宜都港有搬运组织始于清道光末年,名“顺治行”,清末又称“力行”。1946年成立了码头同业公会,有正式码头工202人,这些码头工分别有各自揽活的范围:桥河码头,老城墙内至向家巷口,计54人,分下河、启坡两班。新街码头,向家巷至现清江一桥,计18人。燕子岩码头,现清江一桥至唐家巷,计38人。佑圣观码头,唐家巷至王家巷(现工农路北段)口以及西正街以南,计57人。水府庙码头,水府庙巷以上至逃官桥(也有称陶家桥的,在现清江职高大门东北50米处)和西正街以北,以木材居多,计17人。还有无固定码头专门从事挑柴、挑水,附带红、白事的“满天飞”,计18人。各码头内部有不完全相同的清规戒律,各有头佬即把头负责管理。此外还有临时揽活的不计其数,但这些人不能上码头。  

码头工分两类人,正式工即为修本码头捐了钱,并得到码头同业公会认可的在册人员,即箩筐底,多为世居陆城而无其它职业者。临时从农村来揽活的为无箩筐底,不能上码头;如要成为正式码头工,则需出一趟没有报酬的军公差,还要办酒席1~2桌,并请箩筐底的人担保交上庄费即好处费,才能上码头干活。 

各码头的头佬在每年3月15日财神会时,由箩筐底的人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头佬一般不做事,负责管理该码头一应大小事宜。从事装卸作业,必须遵守“背金子过河只要力钱,进小姐闺房不生邪念”的行规。 

“日守河坎,夜望孤洲”。“蹲街檐,喝冷酒,坐在家里休想有事做”。“升升米,把把柴,今天吃了,明天又再来。”是过去宜都港码头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船业运输

清江河上“峡划子”可至资丘,渔洋关至宜都可行“摇摆子”船,还有行驶在长江上的木帆船和小火轮均在宜都港停靠,每日停靠港口者多达百余艘,将鄂西南山区及本地的斗方纸、皮油、桐油、宜红茶等运往沙市、武汉及宜昌各地,同时将食盐、布匹、大米、瓷器、洋油等生活用品,运销宜都及清江、渔洋河流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仅渔洋河登记造册跑运输的摇摆子船就达96艘。  

清江、渔洋河跑运输的船,一般停泊在新街码头以上的江岸,如需到桥河及以下码头装卸货物的,需等码头有空时才能停靠,或者船靠船转移货物,装卸完成后及时离开。

配套服务

宜都港地处鄂西要冲,是重要的货物集散转运地,同时也是广帮、晋商等商人聚居的地方,人员往来量非常大。因此宜都港的货栈、旅馆、酒馆、会馆等配套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  

宜昌1877年5月设海关后,为方便货物流通及征税,于八十年代初至民国中期在清江口的桥河街设有大查关。此街还有李氏经营花、盐、食物等的“景泰恒”杂货行,以及广生仁、戈恒泰、德顺祥等商铺和天吉庆茶号。 

宜都港最繁华的向家港,在清末民国年间建有山陕会馆和江南宁阳会馆,是外地客商聚居的地方。  

新街(现邻苏巷)是清末民初国学大师杨守敬的故居,现为国保单位。巷内设有盐局,管理进出宜都港的盐业经营。  

清末民国年间,宜都港计有茶行十余家。其中,桥河巷上街口有天吉庆茶号,在新街口(后转西正街现中医院后门处建号经营)有同裕茶行,在燕子岩巷上街口有福星玉茶行,在东正街14号有天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西正街186号有天成红茶号,在王家巷(现工农路北端)尾有陆峰茶厂等。 

唐家巷尾开设有邓长生、玉和两家骡马栈等。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