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宜都讯(通讯员 田学文)暮春时节的一个周六,我应邀参加了“沿着奋斗者足迹,挖掘渔洋河故事,弘扬幸福渠精神,书写熊渡新华章”为主题的采风活动。
说实话,我一直生活在距幸福渠不足十公里的地方。在很早的时候也时常听父辈们说起幸福渠。但是,很遗憾直到这次之前我也没有走过一次。因此,接到邀请我很激动也十分珍惜。我与另一位文友老师一起,因家住的离熊渡不远,就没有到指定的地点集合,而是直接乘车到了熊渡大坝。
穿过熊渡大坝,顺着台阶向上攀爬约十多米,一座圆形混凝土墓映入眼帘,这座墓的主人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幸福渠建设重要决策者之一,宜都当时的县委书记李凤昆和他的夫人张力华。从墓碑上了解到,他们夫妇二人同是河北省武邑县人,均为当年宜都解放时144名南下干部成员。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后期,时任县委书记的李凤昆与县委第一书记李墨一起决策修建宜都最大的水利工程——幸福渠,动员号召全县人民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八方锤等原始工具,在资金、技术、原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这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数十公里长的水渠流经聂家河、姚家店、陆城、枝城四个乡镇的23个行政村,有8.12万亩农田和近8万人口受益。李凤昆书记也因此被誉为宜都水利建设的开拓者。他先后任姚店区委书记、宜都副县长、书记。
张力华1949年南下宜都后,先后任姚店区委宣传委员、县妇联主任、县委委员。他们夫妇后来为熊渡工程的筹建多方积极奔走。后来虽然调往省城工作,仍对熊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28年前他们夫妇病逝后,留下永远守护幸福渠的遗愿。墓碑上还有一副对联“绿水映新秀,青山恋故人”。我们默默贮立在墓前良久,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枕山而眠,傍水而居。夫妇二人继续守护这块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热土。
党和宜都人民的优秀儿女李凤昆、张力华夫妇千古,精神永存!
从墓地返回到坝上,正好遇见在坝上工作的熊渡电业公司的两位员工,听说我们要重走幸福渠,热情地用车把我们送到幸福渠,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但刚迈开脚步,就遇见住在水渠上方已有八十高龄的薛姓夫妇,老人一头银发、红光满面,谈起幸福渠他一脸自豪。他告诉我们,自己也是一名幸福渠的参与者、建设者,后来长期生活居住在这里,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了很深的情结,并与幸福渠一起见证了这里数十年来的点滴变化。我很快发现,在通往老人房子的水渠上,有一座约三四米宽的石拱桥,桥拱的正中刻有“幸福桥”三个字,但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于是我用手机留下了这座约有五十余年历史的桥的影像后,便告别了老人夫妇,迈步走向渠道。
我们走的是从熊渡电站至聂河电站之间约八公里的一段,其断面为5乘以3米的矩形石渠,设计流量为11立方米每秒。走在随山就势、蜿蜒曲折的水渠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双眼紧盯前方,生怕双脚放错了地方,毕竟这是只有六七十公分宽的石砌小道。一边是有数十米悬崖峭壁下的渔洋河,另一边是水流湍急的渠道。再有从两旁长出枝繁叶茂的各种棵枝,挡住前进的脚步,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意外。因此,这样的环境,大家也都十分小心,互相关照,毕竟安全最重要。如果遇见好的景色,一人拍照后面的人都要停下来,因为你根本不能从别人身旁走过去。如此艰难的环境,今天的我们——这些重走幸福渠的志愿者,无法想象当年宜都人民,有着何等的勇气,冒着多大的风险,克服多少的困难,才终于建成了这条近百公里、惠泽38万宜都人民的水利工程。
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应忘记。那些战斗在激情燃烧岁月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他们心系群众疾苦,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精神。宜都人民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中,尤其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后来社会动荡的环境下,依然积极响应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号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立更生,艰苦奋斗,自带干粮,靠肩挑背扛,用铁锤钢钎等原始工具,硬是在悬崖峭壁的半山腰挖出了这条数十公里的水渠。
在熊渡大坝的笔会现场,听了各位领导热情洋溢的讲话后,两位特邀嘉宾胡永柱、陈泽伟激情澎湃地讲述了当年幸福渠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一群普通的劳动者将火红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家乡人民。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
幸福渠的建成,不仅为宜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想如果能借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东风,把幸福渠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则是一件有益当代,更利千秋的大好事。
如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幸福渠精神,才能世代相传。传承发扬幸福渠精神,不仅是每一个宜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当今这个时代的需求和召唤。
愿幸福渠精神长盛不衰、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