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白华
宜都市位于鄂西南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地过渡地带,版图总面积1357平方公里,现辖8镇1乡1街道、2个管委会,155个村(社区),总人口39.02万人,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市。
近年来,宜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序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初步形成了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湖北省“三治融合”社会治理唯一试点县市。
宜都全景图
坚持党建引领,找准社会治理着力点
建强支部堡垒。优化组织设置。按照“发展到哪里、群众需要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的原则,采取组建片区党委、推行强弱支部互联等形式,织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建设磁铁支部。选树以弭水桥村党总支为代表的“磁铁支部”49个,相关经验典型被《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推介,形成张力效应。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市确定13个“三类村”,按照市级领导联点、市直部门联系帮扶、强村带弱村等措施开展整顿,逐步解决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雷霆一号“誓师大会
用好“三支队伍”。选准领头雁。加强村(社区)书记的选育管用,把“五强”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先导性工程,推行能人带村、闯将治村。2018年,全市调整村(社区)书记51人,15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7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86人。建强主力军。严格村(社区)“两委”班子日常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班子能力培养,育强班子队伍。备好接班人。实施党员“双培”工程,努力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
创新工作方式。推行城市党建末梢治理。利用网格管理优势,在城市社区建立“家+”驿站,探索“党支部+网格员+居民小组+乡贤服务+驻格警务”“五位一体”的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党的触角拓展到网格、小区、楼栋、商圈,实施精细管理。创新党建引领载体。探索推行乡镇机关“岗位在村工作法”、村庄治理“刘大卫工作法”、“23°人社服务”等模式,满足人民群众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法治为纲,筑牢社会治理压舱石
突出法治引领导向。强化顶层设计。站在“法治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宜都建设的意见》,制定了《法治宜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法润”宜都工程建设方案》,争当法治建设领军县市。聚焦“关键少数”。深化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坚持逢会必学法、任前必考法、任中必述法,连续15年对历任5位市长、32位副市长、380多名政府组成人员、人大工作人员、监察委成员和“两院”工作人员进行了任前法律考试,培养干部法治思维方式和依法用权习惯。加强法学研究。成立“法学会会员之家”,拥有会员564人、团体会员13个、专业研究会4个,为推进我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抓实法治惠民工程。搭建法律服务平台。设立宜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乡镇、村(社区)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指导中心、法务工作站,构建了社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法律服务圈”。近三年来,共提供法律咨询2352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7873件。建立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群,自主研发“宜法通”微信程序,实现指尖上的便捷,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拓展法律服务功能。组织全市政法机关和法律服务行业积极为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发展提供“法律直通车”服务。集中开展“律师免费讨薪暖冬行动”“法律服务村居行”“律师进企业”等专项活动,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42件,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980万元。推行“一村一律师”制度,实行村级法律顾问全覆盖。近三年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民主决策529次,调处纠纷 1047件,办理村(社区)法律援助案件1023件,有效解决了法律服务盲区。
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坚持问题导向,推行信访“三级六步”工作法,厘清和压实市委政府、乡镇部门和村(社区)三级信访工作主体责任,把信访矛盾纳入“调、报、查、商、督、治”六步运行,推动信访工作从末端处理走向前端治理。同时,强化法治思维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坚持在法律框架内定纷止争,推动信访工作依法规范,有效运行。该工作法实施以来,全市上访、越级访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2.81%和35.16%,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化解,网上办件规范化和阳光信访“五率”得到全面提升。
打造法治建设品牌。实施“法润宜都”工程。按照“一圈一带一路”谋划布局,打造“市区中心法治文化示范圈”“沿江集镇法治文化示范带”“丘陵山地法治文化旅游路”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法治文化渗透力和感召力,增强全民法治信仰。坚持特色化培育。以“一村一特”“一街一景”为目标,建成宝塔湾村“崇法善治”文化、吴家岗村“一十百千”工程、弭水桥村“党润民、法润村、文润家”等一批法治创建特色品牌,涌现出渔洋溪、弭水桥、鸡头山等3个“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我市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创建先进单位”“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省七五普法法治文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坚持德治为领,凝聚社会治理软实力
培育文明新风。强化宣传效应。通过设置雷锋志愿服务岗、“遵德守礼”提示牌,发放《市民文明手册》等方式,积极引导培育文明新风。全市155个村(社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共建美丽宜居家园。加强文艺创作,采编《断穷根》《用“新”说唱十九大》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作品,以楠管、故事等生动形式将党的理论送到田间地头,推动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挥示范作用。加大典型选树。全市表彰200多名身边好人,35名道德模范,并组建“百姓宣讲团”,采写宜都好人故事,让人民群众行有标杆、学有榜样。注重模范引领。以共产党员胡延荣、暖心婆婆邓忠莲为原型,创作舞台剧、写成小故事,传递社会新风尚。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李玉洁、“荆楚楷模”徐荣耀、“湖北好人”刘大卫等一批先进典型。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选树17名“新时代好少年”,4名登上2018年湖北省“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榜单。
注重实践养成。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全市共表彰 “十星”级文明户3万多户,村民参与率达95%,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风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弘扬勤、孝、净、诚、和“五美文化”,开展“五美之星”评选,培育“家谱传福、家训积福、家规惜福、家颜亮福”“四福”新家风,以优良家风净化民风、优化社风。全面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全市各乡镇、街道和 46个试点村和社区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开展“四季文化节”、建设“六个志愿服务圈”来凝聚、引导人民群众。
坚持自治为基,激发社会治理源动力
推广“新乡贤”治理。依托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以传统乡贤、法律乡贤、回应乡贤“三贤共治”为主体的“新乡贤”治理模式,利用人缘、地缘优势打牢社会治理民心基础,破解了一大批“硬难题”。尤其是陆城街道东风社区建立的“乡贤理事会”作用发挥尤为明显。该社区通过群众推荐和自荐的方式从本辖区威信较高、贤德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中评选出123名“乡贤”理事会成员,组建“乡绅贤达”团队,通过“有事上门促促和、无事串门聊聊天”的形式,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先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20多起,解决10年以上的老大难问题6件,实现了基层矛盾不上交、平安稳定不出事、政通人和不积怨的新局面。
新乡贤到小区调解纠纷
深化网格化管理。全市按照“三中心三站”的组织架构整合乡镇机构和人员,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网格管理中心,村(社区)相应设立三站。全市155个村(社区)共划分997个网格(其中城市149个、农村848个)。立足“掌握实情、贴近实战、服务实用”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综合运用,从基层信息化“条块分割、资源单打”入手进行应用整合,搭建“宜都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安全生产、精准扶贫、文明创建、吸毒人员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网格化管理,实现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纠纷第一时间调解、矛盾第一时间化解”。
倡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突出治理方式的多元协商共治,将社会治理从政府“单打独斗”变政府主导、群众共同参与。重点推进联合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发挥医疗纠纷调解室、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室、物业纠纷调解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及环境保护纠纷调解室功能作用,推动形成“1+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各专业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纠纷432起,其中亡人医患纠纷62起,群体性纠纷117起,达成协议357件,赔偿金额4065.95万元,减少了群众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自治管理中的“小宪法”作用,全市155个村(社区)均制定了易学、好记、管用的村规民约,促进了村(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逐步实现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来源: 人民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