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润两江 善治宜都再启航

——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宜都实践纪实


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调研“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宜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建国调研“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磁铁支部”书记刘大卫与群众交流

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学校——清江小学法治文化园

东风社区网格员开展平安创建宣传活动

宜都市首个全国文明村、首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鸡头山村

宜都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雷霆一号“誓师大会

阅读提示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宜都,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中等城市之一。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上继续领跑?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宜都市委市政府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序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法治思维渐入人心,道德风尚逐步形成,自治活力得到释放,基层政权更加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全省“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唯一试点县市……一块块“金字招牌”接踵而至。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宜都,这块古老神奇而又历经沧桑的热土再度优雅转身,绽放出县域治理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花。

1 、党建引领 融合贯通激活创新发展因子

坚持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更是其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发展到哪里,群众需要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宜都市充分发挥党在“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优化组织设置,织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使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也打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根基。

初夏时节的五眼泉镇弭水桥村,微风吹散了炎热,树木繁茂,蛙跳蝶飞,农家乐里炊烟四起,“九凤谷”前人潮涌动……好一幅山青、水美、人和的乡村秀丽画卷!

“弭水桥村变成今天这样,不容易啊!”村党总支书记刘大卫边走边感叹。

刘大卫为何有此一叹?

在5年前,弭水桥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这里垃圾遍地、路不通、水不净、电不稳,村集体负债13万元。村里一半人在外务工,另一半人想着搬离。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矛盾丛生,甚至有村民怨气大,把“村民委员会”的牌子摘了扛到镇政府告状。

班子散、理事差、群众怨,弭水桥村出路在何方?

2014年,刘大卫放下经营红火、年收入百万元的企业,回乡挑起了村书记的重担。

为了挽回群众的信任,上任之初,他与村“两委”全体成员约法“三章”:群众反映的事必须半小时到场,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解释清楚;公家钱不能乱用;执行政策一碗水端平。

三条“铁律”落地,干部作风转变了,干群关系改善了。随后,刘大卫又带领村两委班子走访803户村民,耐心解释政策,收集村民“抱怨”,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回家常常都是半夜。

脚踏实地的走访,感化的是群众,凝聚的是民心。他带领群众种植千亩紫薇园,引进民营企业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三峡九凤谷”,吸引3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700名村民从农旅融合产业中获益。2018年,弭水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2万元。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短短五年时间,弭水桥村在新任班子的带领下,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所在支部像磁铁一样发挥效力,把民心像“铁粉”一样紧紧吸在一起,被宜都市委总结为“磁铁支部”。

“磁铁支部”只是宜都市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实施基层党建“整市推进”,把“五强”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先导性工程,在学习推广“磁铁支部”“刘大卫工作法”的同时,确定了13个“三类村”,按照市级领导联点、市直部门联系帮扶、强村带弱村等措施开展整顿,逐步解决了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

党组织基础夯实了,党建引领载体也要创新。

该市陆城街道推行党建末梢治理,建立了“家+”驿站,将支部建立在网格之上,把党的触角拓展到小区、楼栋和商圈。同时探索出了“党支部+网格员+居民小组+乡贤服务+驻格警务”“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真正将全面、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枝城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趋同、便于管理”的思路,组建4个片区党委,解决了线多面广等诸多问题。

五眼泉镇根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两溪两桥”旅游区党委,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收入达到5000万元。

王家畈镇打破地域领域界限,推行强弱支部互联,成立7个联村党委,实现“抱团发展”,焕发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机活力。

松木坪镇彭家桥村的故事也常被提及。

每年夏季持续高温,彭家桥村就会不断接到村民反映农田灌溉难的投诉,有的村民甚至到市镇信访部门集体访、越级访。

前年,该村党总支召集受益农户召开“板凳会议”。干部群众一起想办法,拿主意。你一言我一语,讲人情,讲道理。最终决定由村党总支提供原材料,党员带头、受益农户投工筑河垱、砌河坎、疏边沟,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18个农户农田灌溉问题。

“好坏让大家来判,由乡里乡亲来定纷止争”,“土办法”成功破解“老大难”信访问题。

一同发生变化的,还有松木坪镇这个曾经的信访大镇,如今已经连续八年创成信访“三无”乡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如今在宜都,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已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个末梢。因地制宜,党建引领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在全市各乡(镇)、村(社区)遍地开花,各具特色,为“善治”宜都打下坚实基础。

2 、自治为基 群众参与共创美丽宜居家园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共建、共享的效果……”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十九大代表、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接受采访时说。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不应当由政府包办。坚持多元共治,将社会治理从政府“单打独斗”变政府主导、群众共同参与,才是好法子。

宜都,从哪里切题呢?党委政府“搭台”,但“戏”让群众来唱。

该市陆城街道一马当先,在东风社区成立“新乡贤”理事会,通过群众推荐、自荐等方式,从本辖区威信高、有贤德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中评选出123名乡贤理事会成员,组建成“乡绅贤达团队”。

“社区里的麻烦事、困难事,只要和他们敞开心扉说一说,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这是陆城街道东风社区党委书记龚礼军的直观感受。

在宜都市城东房产楼和原电力局院墙间,有一处狭窄空地,长期堆放电缆线盘,人无法进入。十几年来,该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群众怨言很大。

社区“新乡贤”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前往市电力公司反映情况,得到电力公司支持,成功将电缆线盘移除。随后,他们又带头清理垃圾,10多名住户也自愿参与其中,并落实了长期保洁轮流值班制度。

“基层的一些事情,土办法更管用,‘新乡贤’解决起来更方便,有时候政府办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他们能办成,甚至我们说一万句,不顶他们说一句。这是社区自治的一支重要力量。”陆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志华认为。

人熟、地熟、事熟,乡亲们信任,这是“新乡贤”们的优势。这一特征,使得他们对各种矛盾纠纷掐得准“脉儿”,找得准“根儿”,摸得着“门儿”。“有事上门促促和,无事串门聊聊天。”他们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先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20多起,就连一些“压箱底”10年以上的老大难问题也解决了,做到了“矛盾纠纷不上访、群众找法不跑腿、基层治理不绕弯。”

“‘新乡贤’治理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作用,融合道德力量来解决矛盾纠纷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实现基层‘善治’的一种有益探索。”宜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白华认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农村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城乡网格化工作大有作为。

在宜都,“有事找网格员”也已成为城乡居民的口头禅。“网格员”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2012年。

多年前,宜都合村并组改革,将331个村整合为123个,村民小组由2382个减至828个,村干部减幅更达71.5%。村和组变大了,村干部减少了,但村民办事不方便、服务管理难跟进的问题随之而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红花套镇渔洋溪村成为宜都市乃至全省第一块“试验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告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线穿不进针”,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有效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的难题。

网中问民忧,入户解民困。这一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如涟漪般在宜都扩散。

在农村,每村推选一名后备干部或“大学生村官”担任网格信息管理员,各村民小组推选一名兼职网格员,统一工作职责。在城市,经过不断调整优化,149个网格均配备专职网格员。

队伍建起来了,用好才是关键。该市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和一组一格的标准,将全市划分为998个基本单元网格,统一制作1:2000村电子地图,实现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网格全覆盖。

“我们网格员主要履行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协防、法治教育宣传、代办公共服务、帮助困难群体等八项职责。”身穿“蓝马甲”工作服,在基层走访的网格员周秀华告诉我们。

如今,网格员的“蓝马甲”早已成为宜都各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市998名专兼职网格员,分布在998个网格,为宜都39.7万人民网罗起茶余饭后的温馨,网罗起田间地头的民情,收获了满满当当的民心。

在宜都,只要有合适的牵头人和自组织,村民就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智慧。

枝城镇龙王台村在建设股份经济合作社中加入村规民约百分考核制度,凡被扣分的,视情节取消村民享受或者暂缓享受股份合作社的分红和福利,更好地发挥了村规民约在经济利益上的约束作用。

据悉,全市155个村(社区)均制定了易学、好记、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款,俨然成了宜都自治管理中的“小宪法”。人民群众的契约意识和自律意识被一一唤醒,进而形成“人人自愿、人人遵守”的新局面。

宜都市用丰富的实践证明,凝聚人民群众力量打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共同家园,就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幸福家园。

3、 法治为纲 “法润”工程夯实“善治”宜都根基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早在2013年,宜都市就被确定为全省法治建设试点县市。如何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

百强的自信催生法治的自觉。宜都市委市政府站在“法治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度谋篇布局,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法治宜都建设实施意见》《法治宜都建设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吹响了推进“法润宜都”工程的集结号。

“市长要过任命关,必须先过考法关”。聚焦“关键少数”,市人大常委会连续17年对历任5位市长、32位副市长、380多名政府组成人员和“两院”工作人员进行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倒逼领导干部养成在法治轨道上用权的习惯。

在宜都,干部考法述法早已形成“常态化”,全市1000多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均参加了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法治工作的成效,也成为领导班子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和风尚一届又一届地传承发扬、历久弥新。

全市政法机关勇当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在规范执法、公正司法中“打头阵”“挑大梁”。集中开展了“律师免费讨薪行动”“法律服务村居行”等专项活动,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42件,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980万元。大力推行警务、审务、检务公开,打造“阳光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专业的问题专家管、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对此,宜都市突出治理方式的多元协商共治,重点推进“联合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发挥医疗纠纷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劳动争议纠纷调解、物业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及环境保护纠纷调解等专业化队伍第三方介入的功能作用,推动形成了“1+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截至目前,各专业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纠纷325起,其中亡人医患纠纷62起,化解信访矛盾56件,案件调解率达99%,不仅减少了群众诉累,还节约了司法资源。”宜都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伞介绍说,尤其是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受到了湖北省司法厅的表彰。

黑恶势力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黑恶不除,民不安、国不宁。

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宜都市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聚焦农村涉黑涉恶、欺行霸市、暴力讨债、非法放贷等重点领域,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应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十类犯罪”,向黑恶势力及社会治安乱象发起强力攻势,为推进平安宜都建设和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

“扫黑除恶是一场人民战争。”宜都市副市长、政法委第一副书记、公安局长、扫黑办主任代志超说:“我们将始终按照‘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总目标,出重拳、下重手,除恶务尽、斩草除根,还宜都一片净土。”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

宜都市始终把法治建设当成一项惠民工程,设立了宜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乡镇、村(社区)均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所。这里的村级法律顾问实现了全覆盖,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参与民主决策529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23件,调处纠纷 1047起,社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的“法律服务圈”初步形成。

一村一特、一街一景。该市坚持特色化培育,成功推出宝塔湾村“崇法善治”文化、吴家岗村“一十百千”工程、弭水桥村“党润民、法润村、文润家”等法治创建品牌。先后涌现出鸡头山、渔洋溪、弭水桥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及11个“宜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宜都市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创建先进单位”“全省七五普法法治文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沁人心脾的法治春风,如同上善之水,润泽了荆楚大地,也吹暖了两江儿女的赤诚之心。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动自觉。

6月3日,红花套镇杨家畈村79岁高龄的杨传运来到宜都市司法局,请求帮助。

“想请普法部门推荐一些法律基础书籍,自己买来学习,方便以后为群众帮帮忙、解解难。”杨传运说,有事情他就给村民们当当“和事佬”,无事也可以当个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如今,在宜都市大街小巷,法治文化符号、元素随处可见,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引领着“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大气场,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

4 、德治为领 崇德向善浇灌乡风文明之花

德治是“软实力”,也是良治善治的基石。

强化道德约束,可以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这种内化于心的改变,同样能量无穷。

“起点子哑巴亏,上点闷闷子当,听点冤枉话,怄点碎米子气,才是人上人。”鸡头山村村民刘昌忠用一口地道的方言向子孙说着自己的家训。

在鸡头山村,像刘昌忠一样传承着家训的村民还有很多。

近年来,宜都市五眼泉镇坚持把弘扬有地域特色的家风文化作为提升乡风文明的突破口,移风易俗,润物无声。该镇鸡头山村结合农村传统道德,从宜都学者王永彬所著的《围炉夜话》中创新提炼出以“勤、孝、净、诚、和”为主题的“五美文化”,倡导“家谱传福、家训积福、家规惜福、家颜亮福”的“四福”新家风。这些“草根哲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鸡头山村穿梭,还有一景让人难忘,那就是“五美之星”挂牌亮户。

“人活一张脸,被评上了‘五美之星’,特别光荣,大家都更加注重自己的德行,村子也会越来越好。”鸡头山村党总支书记彭晓柏深有感触地说。

每年,鸡头山村都会开展“五美”宣传月活动,邀请“五星”户走进“道德讲堂”。如今,村中已为65名“五美之星”典型著书立传,出版《五美德耀五眼泉》报告文集,用“五美”精神正家风、带民风。

“比致富本领、比道德风尚、比知识技能、比孝心爱心……”践行“五美”已成为当地百姓相互较量的一场道德马拉松。

在“德润民心”上,除却培育“五美四福”良好家风,宜都市还有其他制胜法宝。

就在前年,宜都市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这期间,该市将为民创建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用全民参与的举措汇聚文明源泉,让这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滨江小城更有温度。

走进头笔社区农家书屋,除了各式书籍外,《市民文化手册》《创城100问》《宜都文明之窗》等宣传资料映入眼帘。“居民们在借书、还书的时候,随手翻一翻这些宣传资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农家书屋管理员李玉洁说。

李玉洁是90后,土生土长的宜都人。她7岁患类风湿,14岁瘫痪辍学,通过手中的笔,带给读者奋发向上的力量。她创办“知心姐姐工作室”,义务为全国各地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她曾入围“中国好人榜”,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湖北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在她的影响下,爱读书、讲文明已经成为头笔社区的良好风尚。

徐荣耀是宜都市文化旅游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痴迷民间文化,年近70岁仍然奔走在民间故事的搜集、创作和讲述上。“我讲故事就是要歌颂真善美。”徐荣耀用故事弘扬正气、针砭时弊、言传身教,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从始至终,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道德的滋养离不开榜样的力量,用“身边好人”影响身边人显得尤为重要。

在宜都,像徐荣耀这样百姓身边的道德明星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市共表彰身边好人200多名,道德模范49名。李玉洁、徐荣耀、刘大卫等7人当选“中国好人”,梁智博等11人当选“荆楚楷模”“湖北好人”。他们激励着广大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守信、敬业、融合、励行”的城市精神已成为宜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文明无止境,创城不停步。”漫步在宜都城区,百步一景。不论是城市主干街道,还是大大小小的公园,雷锋志愿服务岗和“遵德守礼”提示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生态宜都融入文明基因,让市民、游客在休闲、锻炼的同时,接受着文明的洗礼和熏陶。

“群众需要什么,就传习实践什么。”去年11月,宜都市吹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号角,全市各乡镇(街道)和 46个试点村(社区)陆续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志愿服务嘉年华”“围炉夜话新家风”“四季文化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崇德向善的文明实践理念渐变成每一个市民的习惯自然。

如今,在德治的浸润下,宜都基层善治的土壤变得愈加肥沃深厚,人民群众收获了源自内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建引领是核心力,自治是源动力,法治是保障力,德治是软实力。”宜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白华说,“三治融合”在宜都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青山远黛,江水盈盈。宜都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这无疑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三治融合”必将成为助推宜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谱华章!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宜都人将循着全国县域治理现代化样板区的目标,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峡日报通讯员 贾威

本版图片由宜都市委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