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市一医院: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作为宜都市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宜都市一医院创建于1940年。70多年沐风栉雨,几代一医人励精图治、建基立业,在务实耕耘,变中求新中,筑起了服务宜都群众健康的“长堤”。

云上宜都讯(融媒记者 朱敏 彭丹凤)在市一医院新建的外科楼三楼手术室,骨科主任马华正在为颈髓损伤四肢瘫的病人做ACCF手术,手术将完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笼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等操作。对于马华和其他医师来说,有了高技术设备的支撑,如今做这种高难度手术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我们已经开展了骨科领域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手术,比如上颈椎寰枢椎手术,颈椎显微镜下ACDF、ACCF这样一些前路的脊柱融合手术和后路的单开门减压的一些手术,还有颈椎的椎弓根固定的一些手术。”马华说,“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高难度的手术。”

79岁的向克秀刚做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原来选择保守治疗的她现在因为病情恶化影响到了生活,得知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先进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优惠政策,向克秀选择在市一医院做手术。

“手术做完了三十几个小时就可以下地走了,现在伤口恢复的很好,里面的关节换的也很好,也通过拍片给我看了。”患者向克秀说,除此之外,医生还告诉她住院费可以报80%,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就医负担。

作为宜昌市级重点专科,市一医院骨科目前共有开放床位111张,14名专业医师,配备有美国进口C型臂X光机、骨科手术牵引床、关节镜、椎间孔镜CPM、骨折治疗仪、骨科手术显微镜等新型设备,技术水平已达到宜昌地区最先进行列。

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市一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严重滞后。

时光回溯到1940年,医院成立之初,办院条件极为艰苦。抗日战争中期,为避免毁于战火,医院曾屡次搬迁,直到解放后,市一医院才在陆城东正街与城河路交叉口的关兴庙定址,结束了风雨飘摇的历史。

尽管医院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当时物资紧缺,医院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匮乏,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依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1979年,孙庭萱退伍后到市一医院担任副院长一职,回忆起刚到医院工作时艰苦创业的情景,他依然觉得历历在目。“1979年到1992年任市一医院副院长时,包括清洁工在内工作人员一共180来人。那个时候医生是相当缺乏,病人多,医生少,病房的医生查完房又赶到门诊上班。设备也很简单,放射科就一部x光机,还只能拍一般的片子腰椎都不能拍。化验只能做4个常规,其它的肝功能、生化之类,都不能做……”

作为当时宜都市内为数不多的医疗单位,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市一医院通过自身努力,“土洋”结合,不断克服困难、扩大规模,在资金不足无法外包的情况下,孙庭萱更是亲自参与了住院部和门诊楼的建设。“那时候政府也拿不出来钱,最后我说那这样承包不了,我们自己来,当时院长说那你凭什么,我说凭我在部队在工程那边干了几十年。”

凭着这股干劲和坚定的使命感,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1988年,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终于建成投入使用。

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不懈努力,市一医院成功跻身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行列,目前医院占地面积65472㎡,共有定编床位850张,除了过硬的基础设施,医院还拥有2个湖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宜昌市级重点专科。年服务患者39万人次,住院患者近2.4万人次,年开展手术8000余台。

“实际上我院发展的历程,就是宜都卫生健康事业辉煌进步的缩影。”市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军感慨地说,“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管理不断深化,服务理念不断转变,医改工作持续推进和深入……”

目前,我市拥有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4家市直公立医院,10家乡镇(处)卫生院,127个村卫生室。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4人,每千人执业护士达3.2人。

2017年10月我市被国务院医改办确定为第二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县。以此为契机,我市以市一医院为总院,与3家市直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组建一个医共体,整合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实施医保基金总额管理、双向转诊、医疗技术帮扶等系列改革措施,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基层,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让医改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市乡村三级医疗健康服务网进一步巩固,让“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宜都人早已走出“看病难”的樊篱,成为卫生改革的真正受益者。今年5月,我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