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险业在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功能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如何化危机为生机、变挑战为奋战成为业内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探寻保险业未来发展路径,“金台圆桌”人民战“疫”·企业对策共商会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及专家,共议时下困境,交流突破之道,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期“金台圆桌”由人民网主办,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协办。
危中有机
疫情激发大众保障需求 融合服务成产品发力方向
不可否认,疫情给保险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月份保费规模同比增长6.84%,较去年同期的24%大幅下降。2月份的情况要更加困难,这对保险业的现金流和流动性管理都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危中有机的是,疫情的突袭也使大众的风险保障意识再度提升,对健康险的需求也有望进一步释放,特别是涉及到公众生活质量的保障产品,将更加受市场欢迎和重视,从而获得快速发展。
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认为,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娱乐、教育、医疗、养老成为人们的核心需求。为把握这一机遇,保险公司也将从传统的提供保险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医养、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徐敬惠预计,受疫情影响,国民风险保障意识激发,出于对生命和健康进行风险管理的需要,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保障型产品将逐渐成为必选项。
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认为,疫情将催生对保险新的需求和新的认知。一是在政策和国民健康保障意识提升背景下,保险市场规模会增大。二是产品的供给将更丰富。尤其在健康险市场,包括医疗险、护理险、失能险等各类产品,将对客户的健康有更全面的保障。三是产品和服务的结合将更深入,通过传统保险产品与健康医疗服务更加紧密的匹配,为客户各类生活场景提供保险产品与服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中国人寿财险副总裁傅天明分析指出,疫情对保险需求的抑制会出现快速释放或反弹。从企业角度看,从增强自身经营稳定性和持续性出发,更愿意投保雇主、营业中断、活动取消等险种。
水滴保险商城副总裁李佳亦认为,疫情唤醒了三、四线城市及老年人、蓝领等特定人群的保障需求,行业亟待针对这一需求提供细化的保险产品。
化危为机
疫情倒逼险企数字化转型 科技赋能成制胜关键
刘挺军指出,应对疫情挑战的同时,也是保险行业深化改革、促进转型的重大机会。科技的运用使得保险作业流程由线下转为线上,效率提升十分显著。
徐敬惠预计,“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线下网点服务的依赖程度,已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线上化作业将逐渐成为常态。
在丁当看来,科技赋能将成为保险企业致胜关键。未来保险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数字化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保障服务。
人保寿险党委委员兼副总裁王文认为,保险机构要想扭转局面,需快速实现客户信息自线下向线上的“迁徙”,并提高营销员对线上信息的业务转化能力。
“此次疫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在渠道布局策略、销售队伍下一步发展思路等方面,都有调整的必要。要让营销人员的结构素质与线上化经营相配套。”
太平人寿运营总监兼副总精算师严智康表示,未来科技应用将会成为保险行业下一个竞争赛道。科技让管理的触角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服务的场景极大延伸,推动行业在更高维度更有效率的经营。科技手段的运用,将现有的产品设计、运营服务、营销模式和管理流程中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最适化统一,从而拓展保险行业的边界,推动行业进入更高能高效的时代。
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建学表示,疫情也在倒逼保险公司变革,从过去“人海战术+产品”向注重于队伍建设和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与此同时,线上投保、数字化建设等也在加快推进,使得智能客服逐步覆盖承保、理赔、回访全流程。
宜信博诚保险总经理孟繁锦坦言,在疫情“隔离”的大背景下,保险代理人无法与客户见面,失去了熟悉的“工作场景”,展业受阻。因此,“高效的线上运营模式已经成为保险机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各家保险机构都在积极摸索并建立自己的线上运营体系。”
立足长远
精准把握险资投资机遇 进一步提升行业社会担当
战“疫”期间,商业保险机构不仅捐款捐物,立足专业为战“疫”一线提供资金和服务支持,更在思考未来如何充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保险保障功能,更大程度发挥商业保险在公共治理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面对疫情,保险资产管理业要主动作为、化危为机、从长计议,平稳有序地跨越特殊时期。继续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特性,坚持中长期布局。从中长期视角做好保险资产配置和行业长远发展规划,追求符合资金特性的长期、持续、稳定的收益,切实维护好保险资产的安全运行。
他认为,应精准把握“后疫情时期”保险资金的投资机遇。“后疫情时期,新基建与新技术、新消费、新服务和医养健等将成为保险资金投资的关注重点。保险资金要充分发挥长资金、大资金、稳资金优势,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持续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有效延伸保险投资上下游产业服务链条,进一步强化自身发展韧性。”
王文建议,有关部门可对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搭建提供更多支持。同时,针对寿险“长期负债”的特点,有关部门可提供一些期限较长的项目或专用债券品种,从而在改善保险业投资的同时,引导保险长期资金用于国家长期建设和资本市场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疫情对寿险业和财险业冲击明显,当前应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合力,避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保险行业要加大对新经济的支持,为企业和相关服务人员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疫情之下,应该探索创新保险方式,发展一些具有融资增信功能的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建议,疫情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重大考验和挑战。未来,应加大对公共卫生和防疫的投入,建立融合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保障于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