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强化法治建设 护航乡村振兴

—— 宜都市姚家店镇黄莲头村法治建设侧记

宽阔平坦的村路两侧整齐划一,看不见一丝杂物,各色野花竞相开放。窗明几净的农家院落,显得格外和谐、恬静。这里,就是先后获得湖北省卫生村、湖北省生态村、宜都市美丽乡村、宜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全省法治建设示范村”——宜都市姚家店镇黄莲头村。

近年来,姚家店镇黄莲头村主动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坚持用法治理念破解改革难题,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普遍得到提升,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民主法治建设步伐不断推进。

为了强化组织保障,黄莲头村村“两委”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治调主任任副组长,其他村干部、村法律顾问、法治村主任和驻村干部等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为法治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黄莲头村还定期召开年度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会、推进会和总结会,将群众热点问题等法治创建事项列为村“两委”会议的重要议程,依托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推行“五议两公开”工作机制,逐步构建了“党支部+村委会+新乡贤+网格员”四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让村民以组织的形式参与村级事务的治理,依法推进村各项事业融合健康发展。先后投入10万余元改进法务工作站、人民调解室、法治大讲堂等硬件设施建设。

在提升法治素养上,黄莲头村把教育作为常规手段,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宪法、党章等党内法规制度,结合“七五”普法、支部主题党日、道德法治讲堂等活动,组织村组干部、党员、法律顾问及法治村主任定期开展专题法治教育培训,举行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年来,该村先后开展了“首个宪法周”“扫黑除恶”“信访问题”“打击非法集资”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15场。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多发性、规律性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及脱贫攻坚的案件,开展精准普法,探索实施“菜单式普法”。做到有的放矢,让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黄莲头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先辈们之所以用中药“黄莲”冠名,旨在提醒后人堪似“黄莲”之苦的历史和苦到“尽头”、苦尽甘来的期望,教育后人要不忘乡愁、不忘祖地、留住根本,把黄莲头人不甘贫穷、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的精神发扬光大。2019年5月,黄莲头村编纂完成了10余万字的《黄莲头村村志》,正式吹响了“文润黄莲头”的号角,鼓励村民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融入法治文化,创造群众喜闻乐见、不拘形式的文化作品,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向群众生产、生活等领域全方位渗透,让法治文化建设更“接地气”,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法治文化精神食粮。

为更好地实景展现“法韵黄莲头”工程建设,黄莲头村按照主题鲜明、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突出黄莲头村特色文化为重点,以增强识别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为着力点,累计投入300多万元,通过实施道路硬化、设置法治宣传橱窗、开展小庭院建设、铺设文化石、绘制民俗文化墙等方式,精心打造陆松路沿线法治文化长廊,营造了“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的浓厚法治文化氛围。2017年,村内丹桂苑小区被评为宜昌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018年12月黄莲头村被评为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村。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治是乡村治理成效的风向标、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压舱石、也是和谐乡村的助推器。法治创建需要久久为功,黄莲头村将始终把法治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为姚家店镇“一环两带三区五组团”建设贡献黄莲头力量。

三峡日报通讯员 宜法宣

法治政府建设人人参与 示范创建成果人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