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家风故事,我来讲,你来听~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家风就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几十年来不变的千叮咛万嘱咐,通过长辈们的言传身教,贯穿入耳,潜入心底,悄然影响着子孙后代的品性。

岁月里的家风故事,藏着爱意与凝聚力,往往温情满满,令人动容。今天,带您走进“我的家风故事”作品赏析。

熊晓红家庭

有一种情怀是古窖香

潘家湾土家族乡南冲村 熊晓红


古窖香,是一个标志,是一壶老酒,更是父亲的情怀。

父亲常常会自豪,赶上一个勤劳致富的好时代。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一个新名词叫做个体户。1994年,父亲办了一个营业执照,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第一个农村 “个体户”,开了一家制作包谷酒的小作坊。

几十年,寒暑易节,春华秋实。炉火熏黑父亲的脸庞,风霜染白父亲的头发。父亲辛苦经营着包谷酒小作坊,养活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培养我们两姊妹长大成人,赢得邻里乡亲的赞美:喝不过熊世信的酒。

其实,年近古稀的父亲,自己并不饮酒。内心深处的那个酒情结,扣在他童年的记忆里,与岁月一起发酵。

父亲的记忆,弥漫着清洌的酒香。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祖父熊良成膝下五子一女。家大口阔,田少人多,便以土家传统的“闷甑子法”开始煮酒,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祖父接手当家,改进工艺,蒸馏取酒,提高出酒率,提升酒的品质。至1957年家庭人口达到30余人,分成五家,各立门户,于是酒厂停办。只有那些老设备,闲置一旁,沉默无语。

梦幻一般的酒香并没有在空气弥散,而是窖藏在父亲的心底,越陈越醇,醇厚成为父亲的味道。

说到这些旧事,父亲的脸上,总是弥漫着微笑。

父辈兄弟五人,只有他传承了祖辈的技艺。小作坊煮酒,似乎是他一辈子的精神支柱。

无论是当年的土坯作坊,还是如今预制结构的厂房,只有在那里,才能看见他的阳刚和自信。

父亲煮的是老酒,更是老实酒,没有一丝虚伪。面对纯粮白酒市场,父亲以“信”立世,以“诚”待人,用心煮酒,以质量服人。几十年来,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就没有“竞争”二字,其他白酒作坊主,都是他的伙伴,都是他的朋友,他生怕别人的作坊不够兴旺,愿意与他们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共创市场、共享快乐。在父亲的世界里,我悟出了“煮酒如做人”的真谛。

父亲老了,我长大了。营业执照上父亲的名字,悄悄地换成我的名字。唯一不会改变的,只有祖传麸曲酒的秘方,还有让祖先得以发迹的“叫花子洞”和山泉,那是上天赐予我家的天然古窖和生命之泉。我以感恩之心问自己,没有苍天大地的恩惠,哪有我的“古窖香”呢。如今,每年以75吨左右的玉米、红高粱为原料,制作纯粮白酒40吨左右,常年窖藏60坛,以应新老顾客之需。

当我和夫君在作坊忙碌的时候,父亲也会来看看,但不言语。我知道,他一辈子低调,沉默寡言,一辈子没有闲着,也闲不下来。哪怕他随意伸手,摸一下网甑,就知道炉火的温度够不够。任何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不许有半点疏忽大意。这些标准已融进他的血液,现在由我传承。

于是,我将小作坊的酒,定名古窖香。期望农民的日子,像一杯高粱酒,口齿留香,回味绵长。


骆志俊家庭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

潘家湾土家族乡潘家湾村 骆志俊


名人家庭都有家风家训,农家凡人家庭的家风家训都无据可考。纵观祖孙三代人的生活场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应该就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

爷爷是一个十分吃苦耐劳的人,他不仅会种田打土垡,还会石工木匠、养蜂守猎,以及制作犁耙绳索、笤帚瓢盆……自己做自己用,从不求他人。天晴一身汗,雨天当匠人,爷爷一年365天没有闲工。他常说:“宁在田里磨,不在屋里坐。求人不如求自己,辛苦讨来快活吃。”怪不得我第一次喝幺爹沏的细茶喊苦时,幺爹说:“不苦哪来的茶喝?”原来这是源于爷爷的红色基因!爷爷十分节俭,舍不得花钱。一次父亲做完事晚上回来,进门就说:“这么黑,怎么不把灯点着?”爷爷说:“没做什么事,点灯不烧油吗?”细收细打、颗粒归仓,是人们爱惜粮食的最高境界,可爷爷还要颗粒归肚!每次吃完饭,他总要倒些茶水在饭碗里旋转几圈,将粘在碗上的饭粒洗掉,然后喝进肚里,喝的是那样有滋味、那样甜蜜、那样醉人。有一次吃玉米面糊,我吃完了碗里还剩很厚的一层,爷爷说:“粒粒皆辛苦,倒猪桶太可惜了。”他教我以后吃面糊时从碗中间舀,让面糊自己下沉就不会粘在碗上了。后来我按他的方法吃,果然一点儿也不剩,吃完的碗和洗过了一样干净。就这样,爷爷将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勤俭品行深深地刻在我的心灵。

父亲没有爷爷那么多手艺,但他读过几年私塾,不仅会写毛笔字,还会咬文嚼字。他说:“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何谓勤俭?勤就是勤快、勤劳、勤奋,就是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就是用心血和汗水来换取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俭就是节约,不浪费、不装富,富日子也当穷日子过,精打细算,把好钢用在刀口上。”这是多么精僻、朴实无华的论述啊!父母很少缝衣买鞋,一般都是我们兄妹穿新衣服,父母捡旧。母亲常说:“笑破不笑补,正穿三年反穿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然,这与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20年,补72个补丁相比还是奢侈多了。父辈们已离世多年,但他们的勤俭精神、勤俭故事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现在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先辈们勤劳、俭朴、穿衣专门捡旧的传统我们没有丢,儿子媳妇认为过时的衣服、鞋子,我和老婆拾来打粗穿,走在田间地头还觉得挺时髦呢!生活上我们也从不铺张浪费、挥金如土,保留着面饭懒豆腐、草鞋(解放鞋)家用布的农民本色。请客吃饭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吃多少做多少,我家几乎每餐都是光盘,用儿子的话说:“吃个欠欠意,餐餐有食欲。”我虽然年岁已高,但还是坚持每天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挣点小钱,这让我感到富足。

是啊,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勤俭持家,勤俭养德,才能家兴业旺,永盛不衰。一个好的家风家训,的确是一种无声的教诲,无言的嘱托,无痕的传承;也是最基本、最经常、最具影响力的正能量。我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员,一定要当好“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这一家风家训的践行者,使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谭琳莉家庭

我的好家风——孝

潘家湾土家族乡南冲村 谭琳莉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的,良好家风的传承更应从孝敬老人开始。

从我记事起,奶奶和叔叔一家生活在一起,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但两家离得特别近,每次只要家里做好吃的都会把奶奶叫来一起吃;奶奶家来了客人,妈妈总是怕奶奶一人太忙,都会主动去帮忙做饭,忙前忙后;奶奶摔断腿行动不便,妈妈每天都是两边跑,自己家忙完又到奶奶家帮着忙活。妈妈和奶奶在一起相处三十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说过一句重话。周围的邻居都夸奶奶命好,有个好儿媳。

外公外婆已年近八十,妈妈只要有空就会让我送她去看看两位老人。逢年过节知道外公外婆家有客人,爸爸就会和妈妈商量着早点到,为了能帮外公外婆做饭招待客人。爸爸常说,不论舅舅们怎么做,我们一定要把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也必须做到。去年外婆不小心摔倒导致骨裂,妈妈一直在医院照顾着,为了方便照顾,出院时她还把外婆接到我们家。外婆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妈妈怕她整天躺床上无聊,便把外婆的妹妹接来陪着她。

其实还有很多小事在默默影响着我。小时候,父母曾教育我:家中来人要起立问好,笑脸相迎;给客人端茶递水要双手端上;吃饭时长辈不动筷子,晚辈不能动;路遇长辈,晚辈要主动先打招呼;节假日晚辈要尽量与长辈团聚、长辈谈话,晚辈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插嘴等等。

这些对我教育孩子都非常有帮助,当然言传身教也很重要。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给奶奶、外公外婆掏一次耳朵;看到适合她们的衣服也会很主动买下;只要我有空就会带她们出去吃饭。有时儿子看到那个发光掏耳勺,会很兴奋的拿来说:“妈妈,我们去给太太掏耳朵。”


段莹莹家庭

三则家训

潘家湾土家族乡栗树垴村 段莹莹


“家”是一块育人的田地,而“家风”就是这地里的土壤。它所供给的养料一直滋养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塑造着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在你我的身上总能找到自家家风留下的深深烙印,它可能是诚实善良、正直勇敢,也有可能是勤俭节约、持之以恒等等。一代一代的传承,继而成为我们生而为人的出发点,成为我们进入社会为人处事的根本。

我家是一个普通家庭,平时的教育没有多么高大上,更多的是耳濡目染。祖辈到父辈一直用实际行动告诉着我什么是“信守承诺”,什么是“孝字先行”,什么是“脚踏实地”。

家训一:信守承诺

小时候每次找同学借小人书后,爷爷总会叮嘱一句:“借书得有借有还,借其他东西也一样,得信守承诺。”第一次听到“信守承诺”四个字的时候我是懵懂的,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只知道每年寒假,爷爷都会帮周围的人写春联,我负责在旁边磨墨和把红纸牵平整,他每次都写好晾干,只等别人来拿,从不会让人等,总是在答应的时间里完成。再后来,我发现左邻右舍的人请爸妈帮忙,他们总是早早地去,马不停蹄地在那里忙碌。以至于后来,只要别人家有啥重大的事儿需要帮忙,总是少不了我爸妈。那时候的我就问爸妈:“干嘛对别人的事儿那么上心啊?”老爸回应给我的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得当自己的事儿做,不然就别答应。”简单的一句话,没那么深奥难懂,却将信守承诺诠释地淋漓尽致。如今,这四个字一直贯穿着我的工作生活。

家训二:脚踏实地

“别指望天上掉馅饼,也别指望去哪儿挖一桶金,一步步站稳了再走。”这是爷爷和老爸经常念给我听的一句话。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爷爷不断地自学研究诗词的写法,那些泛黄的书页上还留着他当时的笔记。打我记事起,他每天坚持做着三件事情,一是看新闻联播了解时政;二是看书读报,家里的《环球》《半月谈》《鹰台诗词》等堆得满满的;三是写毛笔字、写诗,他不是什么有名的大诗人,但他一直在脚踏实地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是笔耕不掇、乐此不疲,直至耄耋之年。经过整理,爷爷在报纸杂志上共发表435篇作品,编辑成《问樵诗集》。

我的老爸12岁外出参与集体建设,自学拿到会计师证,一步步从农村到乡镇企业。爸妈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在80年代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给了我和姐姐一个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一个温暖的家,从未让我们姊妹两受过苦。现在,纵然社会物欲横流、节奏加快,有更多的捷径,但是“脚踏实地”四个字仍不能丢。

家训三:孝字先行

“孝”不是体现在某个突发事件上,而是蕴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日常细节里。老爸每隔几天就会给婆婆爷爷的卧室来个大扫除,拖地抹桌子,天晴的时候会给他们把被套床单全部洗干净,然后晒干帮他们铺好。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2012年冬季的一天,爷爷坐在门口剪脚指甲,由于衣服穿太多,加上年纪大的缘故,弯腰困难,拿着指甲剪却够不着,老爸见状走过去半蹲着给爷爷挨个剪完。婆婆在一旁打趣地说:“你剪完这豆浆粑,得好好洗个手。”听见这话的爷爷头偏向一旁,忍不住抿嘴偷笑,那笑透着开心与满足。后来,爷爷经常生病住院,老爸都在医院里守着,因为爷爷已经习惯老爸帮他洗澡、泡脚,就连爷爷发脾气说气话,老爸也只是听着,从不顶嘴。曾经我一度以为,老爸是不是过于愚孝,其实不然,对待生病的亲人,没有太多道理可讲,这就是包容里藏着孝。爷爷生前念叨最多的就是,他比其他老人有福气,修得了孝顺的后人,这点他很满足。“百善孝为先”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说起来其实容易,做起来实属不易。很庆幸我的父亲用实际行动给我营造一个可以耳濡目染的“习孝”环境,让我懂得爱得懂得用心给予,孝得用行动践行,并与之相伴终身。

这就是我一个平凡家庭的家风,没有太多的说教,只有默默的付出。这些付出的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却给了我生而为人的最根本的也是最好的教育,让我受益终生。最后,我想用曾经和爷爷一起合作的春联来收尾,上联:冰冻梅花笑;下联:春风杨柳飘;横批:和气生祥。


黄文芳家庭

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

潘家湾土家族乡潘家湾村 黄文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风是: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

爸爸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读过十年长学,他很注重家庭教育。爷爷奶奶从小教导他做人一定要勤劳。农忙时一家人全体出动,年纪还小的爸爸帮忙收麦子、掰棒子、刨花生、摘棉花等,干过好些活。虽然很累,但家人辛勤的劳作,换来丰收的硕果,看在眼里,美在心头,爸爸从小便懂得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他也一直这样教导我。

奶奶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她在生活中也一直为我们做榜样,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与街坊邻居分享。借用邻居的东西,总要确保完好,及时归还,借粮食还要多还一些。奶奶说:“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我想就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爸爸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也有机会享受到这份幸福。

诚实守信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诚信,就会让人瞧不起,失去朋友将难以在社会立足。诚信带给人温暖,有时很难做到,有时却很容易,身边的一件小事情是一份诚信,一句简单的话语是一份诚信,一个淡淡的微笑也是一份诚信。只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守住诚信,世界将会变得无比美好。

爷爷就经常对爸爸说:“一个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要孝顺长辈回报他人。”爸爸自打懂事起,就听爷爷说我们黄姓家族就一直坚守着勤劳、诚信、善良、孝顺的家训。倘若没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家族很难像现在这样兴旺。我姑常常同我们讲爷爷和二爷爷的事情,爷爷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多,邻居要有困难总是出手相助,对待家人也是相互关心。而二爷爷总是和爷爷他们争家产,对长辈和家人也不好,所以最终结局也不好。爷爷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我们更要知恩感恩。”今天,我的爷爷已去世多年,在他的教导下,我们都长大成人。

如今爸爸也去世了,他们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到我。愿家训与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我愿成为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杨治平家庭

良好家风代代传

潘家湾土家族乡南冲村 杨治平


我们的祖父母出生在五峰县一个偏辟山区,属于真正的贫下中农。祖父去世时,我的父亲只有七岁,全国解放后,祖母带着我父亲兄弟俩搬迁到宜都境内。

我的祖母是个很能干的人,干起农活样样应手,说话公道,受到好评,没几年就担任了当地的农会主席、妇女小组长。1957年父亲去参军,其间大伯病故,1961年我的父亲退伍,次年成家,后任大队长。受外祖父母的影响,我的母亲是一个贤惠、善良又有点文化的女人,她被推选为妇女小队长,至今受到许多当地人的尊敬。

由于家庭原因,我的父母亲成家时遵循的是两来两走的婚姻模式,后来外祖父母因病被接来同我们一起生活长达十年之久,彼此相处和睦。

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因为劳力少吃饭的多,我们家就更贫困了,长辈们经常带我挖野菜补充口粮,一边劳动一边教育我们要勤劳才能丰食。

我的祖母和母亲是贤惠出了名的女性,无论对家人还是外人,无论是公事还是家事在论道评理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为邻里间和谐相处做了许多事,至今还有许多人口传美德。

家里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为人须行公理,处事不为私利!”“一个人的力量不可改变社会,但要适应社会。”“地球上都能去,监狱里不能去!”“不欺老,礼貌待人,诚实做事,和谐相处,知恩图报。”


张帆家庭

外婆的言传身教

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张帆


我的老家在农村山区,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家里老人没读过书,但老人们对我们子女、小辈儿的教育,却是处处闪烁着动人的光辉。

老人们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过军阀混战、新中国曲折建立及艰苦发展时期,他们尝遍了世事艰辛,挨过的饿受过的冻吃过的苦让他们时刻保持着勤俭节约、能吃苦的品格。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那时小农经济还不发达,山区农村家庭普遍生活困难,吃的是南瓜糊糊、高粱面饭,长时间不见荤腥。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换物:用自家老母鸡产的鸡蛋、收获的高粱来换取火柴、布料、盐等日常生活用品。家里的一切用度开支,都得精打细算省着用。现在每天都能吃到的水果、零食,放在十几年前的农村,压根是没见过的稀世珍宝。有一次,一个外地商贩来到我们村卖梨,听到叫卖声我就飞快地从屋里跑出去围观,望着货篓里个儿大皮薄的梨,闻着那醉人的甜香,想想就觉得它肉脆、汁多、甜得腻人。但是我不敢奢望能吃到它,因为我知道外婆没有多余的鸡蛋来换。于是我多瞧了那满筐的梨几眼,多闻几遍那醉人的香味儿,把它们深深地记在心里,便拐弯儿去了隔壁舅舅家找弟弟玩。我不知道,那时候,外婆跟在我身后,目睹了我的馋样儿。大概隔了一个多星期,这名商贩又绕到村里来卖梨,我又跑去围观,这次的梨比之前的个儿更大,皮更细腻,香味儿更浓。我依旧和上次一样,多望几眼、多闻几遍,就又走开了。这次,外婆依然看在眼里。晚上回家,看见外婆往一只洗白的蓝布袋里装高粱,鼓鼓囊囊的,差不多有十斤重。我好奇地问外婆:“您怎么把高粱装到这个小布袋里?”外婆停下手里的活,亲切地说:“明天早上跟着我去集镇哦,外婆给你换点好吃的。”听外婆这么一说,望着那布袋,心里很高兴,但又不想吃好吃的了,因为那十斤高粱,可是一家人一个星期的口粮。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外婆就把我叫醒,背着十斤高粱走十里山路到集镇,换了一袋梨。这袋黄绿色的梨,个头不一,皮有些粗糙,黄褐色的小点布满梨身,若有似无的梨香味儿,没有那位小贩的梨诱人,却更甜更好吃。外婆削去梨皮递给我吃,自己却舍不得削一个,她说:“日子还长,梨我给你留着。”但我坚持和外婆分享,她拗不过我,小小地咬了一口,借口说牙疼,便叫我吃完整只梨。当我快吃到核的时候,外婆说:“核外面的梨肉也要吃干净,不能浪费它生长的苦心,高粱也来的不容易。”我乖乖的把核周围的肉吃的干干净净。只是害苦一家人,吃了一个星期的南瓜糊糊和咸菜。从那时起,我就养成节约每一颗粮食的习惯,到现在,每当我吃苹果、梨等有核的水果,都是吃到核完全露出来,吃饭时坚持做到不剩一粒米饭。也是从那时起,让我懂得珍惜,懂得爱,懂得牺牲,懂得感恩。现在,外婆身体虽已不硬朗,但依然每天坚持田间劳作。外婆的言传身教,会继续指引着我,做一个勤俭节约、勤劳本分、惜福感恩的人。

好家风如化雨春风,润泽千家万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我们一起感悟家风的传承,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责编:刘娟

审核:黄金波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