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梁山村致富记

富美乡村,富在安居乐业,美在文明乡风。今天,记者带您前往潘家湾土家族乡海拔900多米的梁山脚下,看那里的1200多位村民们,是怎样靠着“凡事商量着办”,走出一条宽敞的致富路。

“卖猪和贩卖饲料来的,一定要注意搞好消毒……”眼下正值生猪出栏的高峰期,一大早,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爱民就来到农户鲜于付英的家,细细叮嘱她生猪交易的注意事项。

鲜于付英是远近闻名的养猪能人,在村里,她带动起来的养猪户就有十多户。当别人需要饲料时,她就帮忙运送过去,而且还提供打针、针药、打虫等一些养殖技术。

当天,张爱民还为鲜于付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9月,前期受疫情影响而停工的“大美梁山”旅游度假项目建设再次启动,正式进入房屋内部装修招投标环节。很快,项目一期游客接待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然而,这么一个好消息,却让鲜于付英的内心五味杂陈,“以后发展旅游中心,我能够去那边务工,能够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养猪能人为什么还需要靠务工增加收入?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鲜于付英原本有着一栋200多平方米的猪场,150多头生猪每年能给家里带来可观的收入,她本人也成为了全村的致富带头人。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宽村民增收渠道,2018年,村“两委”召集村民商量发展大计。多轮讨论下来,大家一致同意,要依托梁山村的优质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积极与外面的旅游企业进行对接,有企业进来,我们这个项目就会加快落地,我们的老百姓就可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外面的人走进来以后能够留下来,走的时候农副产品可以让他们都带走,让老百姓增加一份收入。”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党总支书记张爱民表示。

很快,我市本土企业三江文体旅游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有了投资意向,计划在梁山村投资兴建集文化体验、住宿、户外拓展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大美梁山”。然而,正当项目准备落地时,鲜于付英家的养猪场却成了一块“拦路石”。

“养猪场身处集镇中心,已经严重影响到集镇的环境了,加上排放的气味比较大,不符合乡村治理这一块的发展要求,就连本地居民也已经产生了情绪。”张爱民说。

村庄环境好不好是游客的第一感受,也决定了乡村旅游能不能办得下去。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好不容易端起来的“金饭碗”却让养猪场“截了胡”,这让想着吃旅游饭的村民们很是着急。

经过大家再三商议,村“两委”决定劝说鲜于付英拆除养猪场。可养猪是鲜于付英一家糊口的营生,她割舍的掉吗?“我本身去年全年就捉了20只母猪,下一窝猪,哪怕只有10只也有不少钱。现在猪仔一千多块钱一只,喂大一只就可以赚个几千块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这时的梁山村而言,道理显而易见。可对鲜于付英来讲,要换大家的金山银山,首先就得舍得下自家这眼前看得到的收益。这难处,村“两委”也心里有数。

“在前几年的时候,关闭猪场的时候都是通过执法部门上门进行强制性拆除。”张爱民说,“我们考虑到强制拆除,会和我们老百姓产生隔阂,后来就在我们乡党委政府的相关人员和我们村‘两委’不懈努力下,给她做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帮助她想办法。”

“发展旅游能带动周边的人都发展、致富起来,这样村里小康才有奔头。”在村委会的劝导和沟通下,鲜于付英渐渐接受了拆除养猪场的建议。

2019年6月,鲜于付英的养猪场正式拆除。同年11月,“大美梁山”项目顺利动工,一期工程接待中心10栋民宿已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即将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二、三期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鲜于付英也在继续发挥一技之长。

没了自家养猪场,她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采用了新的养殖模式——由擅长养猪技术的她提供猪苗、技术,负责销售,其他村民则提供“代养服务”,“我给别人给工钱,一年收入四五万块钱,两个人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对于现在的生活,鲜于付英很是满意。

“大美梁山”眼见着就能为全村百姓带来收益,除此之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还谋划着按照“乡村旅游+中药材+高山蔬菜+茶叶种植”的“一主三副”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让大家的小康步子迈得更快些。

“药材我们争取在明年能够推广到800亩左右到1000亩,同时我们要争取药材后期粗加工项目能够落地。”张爱民介绍说,“今年我们的蔬菜种植是110亩,今年周围老百姓务工收入要达到 60万左右,‘一主三副’正在稳步推进。”

“将来旅游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收入,我们可以卖菜,而且户户都有果子,这也是我们的一笔可观收入,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梁山村村民冯长华对未来充满期待。(宜都融媒记者 吴瀚)

责编:李忠益 喻姣阳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