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荣(左三)和他的学员们
宜都城区闹市,有栋四层古韵小楼,一层是生活前厅,二层是住宿区,三层是丙申书法社与空中小院,四层便是廖光荣的书斋修古阁:墙上挂了些作品,书“少管闲事”,书“算了”,最令人耐人寻味的是,一幅高四尺,宽一尺半的宣纸上大量留白,仅右下角书“有空”二字。
宜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廖光荣屈指一算,已近六旬,不如读书、品茗、挥毫,收集凝结在菖蒲上的露水以宁气安神,俱快事也。
但你以为廖光荣的生活只有闲散自乐?错也!一周前,他带领丙申书法社二十余位成人书法爱好者,完成了连续300天打卡写字的计划。而他熬制的心灵鸡汤更要趁热“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得到的应该满足,得不到的学会满足”……
连续三百天写字打卡
廖光荣是性情中人。
当别人说“你是不是疯了,他们来三天就不来了”,他还是坚决在2016年开办了丙申书法社,不为赚钱,“想来,一千块钱可以管十年。”
那些大把办了卡不去,想退卡又难的坑,在廖光荣这里是不存在的,“都是成年人爱面子,不想写了,又不好意思退(钱)。所以有人来体验,我每次都跟他们说,你写一个月,能坚持写再交钱。”
连续300天打卡写字,在廖光荣看来,没有一定定力的人想都不敢想,于是作为老师的他带头先行。“每天在朋友圈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作品,这些行为,是正能量的,不是显摆,不是干扰,是在丰富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今年春,廖光荣见有夫妻二人从安徽来宜都卖宣纸毛笔,夜里总敷衍地睡在面包车里,于是主动要求买三千块钱的宣纸,还招呼素不相识的他们吃饭、住宿。廖光荣说自己不想做宜都书协的光杆司令,希望在这座位于长江中游的宜居小县城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书法,共同营造更好的人文环境。
“发展的‘发’和头发的‘发’,天上的‘云’和古人‘云’ ,里面的‘里’和几公里的‘里’ ……繁简都不一样。”他曾连续500多天制作“每日一字”的卡片发至网络,为大家普及繁体字,廖光荣想把自己的爱好“传帮带”,“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一个人的冈仁波齐
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对书法的爱之切,忽而想到人固有一死,倘若书法的爱好不能传承,何等悲哀,于是在电话那头感叹“我死也要死在书法上”。
9月初,第7次去西藏的廖光荣,和两位同行人,前往被世界公认的“神灵之山”、西藏阿里的冈仁波齐。此前“一直没有找到同伴,他们要么没时间,要么说没钱,要么说怕死,要么犹豫不决。”结果去的第一天,两位同行人实在扛不住海拔5600米的缺氧,搭乘高价车折返,廖光荣一个人被留在了路上。
独自徒步54公里,历经体力透支、头疼欲裂、高原缺氧、痛哭绝望……廖光荣称此为一个壮烈的行为、一场人生的阅历。“信仰的力量只有亲眼所见才行 。”回忆起沿路见到的朝圣者,他感叹,“他们把一条不是路的路,走得神圣伟大,他们用身体告诉世人,没有哪条路比身体长些,信仰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看到那起伏长叩的身躯,我想说:心比天高,脚比路长。”
“脚比路长”成为廖光荣的人生感悟,除此外,他还有更多在漫漫人生路上自我总结的生活指南。
修古阁上挂着廖光荣的自作书法小品《算了》,“算了,是种生活态度,得到的应该满足,得不到的学会满足。人生多变数,做任何事不如拿得起,放得下。”廖光荣希望来修古阁找他玩的朋友能坐在这里放下杂念,享受清福,但绝对不是带着学生无所事事,此无为并非彼无为,“往前走,向上看,生活过得才更有意义。”(楚天都市报记者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