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们每件实物都有个‘身份证’,手机一扫,资产名称、价值、购置时间和使用人等一目了然。”2月4日,宜都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财务股出纳唐红娟轻轻松松便完成了428项3912万余元的固定资产节前盘点。
唐红娟口中的“身份证”,是近日宜都正式上线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巧借时下流行的二维码,给每件固定资产上了一个电子“身份证”,让资产的来龙去脉在管理系统和实物上都有“痕”可查。这一做法,在宜昌市尚属首创。
“去年10月系统试运行后,实现固定资产电子化跟踪监控,对提效能意义重大。”该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周庆芳介绍,宜都近年来进行了几轮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调动、变更极为频繁,有实物找不到来源、有来源没有实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每次固定资产清理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为此,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原有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源上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同一平台融合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台账管理、人员管理、资产清点、折旧管理、维修管理等项目,全面整合资产管理涉及的各项内容。匹配完成的资产,系统会自动生成独有的二维码,以标签形式张贴于实物资产上,避免了以往采用电子表格编辑登记的繁杂操作流程,实现资产数字化。
“‘码活’固定资产,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节约化、阳光化、智能化管理。”周庆芳说,电脑、打印机最低使用年限不低于6年,办公家具不低于15年,都在系统中设置了预警提示,达到使用年限不能再使用,才可纳入部门预算配置计划。资产从购置、使用到报废全流程都能查到记录,强化了群众监督,有效防范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廉政风险。
目前,该系统已在宜都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启用,为2300余件价值45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上了电子“身份证”。今年,这一创新举措将在宜都医疗机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逐步推广使用。(三峡日报记者 朱鸿 通讯员 曹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