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25公里长江防护林顾家店镇枝城大桥岸线景观
点军区夷桥路通道绿化
兴发集团景观绿化带
宜昌424公园
宜都陆城东升码头复绿后
前言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正值初夏,万物生长,郁郁葱葱,秀丽宜昌绿意盎然,一派夏日蓬勃之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压倒性任务来抓,大力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及全域生态复绿,为保护长江编织绿色屏障。
2017年以来,宜昌完成全域生态复绿5.27万亩,长江两岸造林绿化1.34万亩、精准灭荒造林1.18万亩,修复长江干流岸线97.6公里、支流岸线196公里。
随着一棵棵绿树矗立,长江宜昌段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全市森林面积、质量“双提升”,森林覆盖率达68.47%,居全省市州前列,基本构建起山环水绕、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
全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战役
责任单位: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
高位推进 吹响生态复绿“集结号”
依江建城,因江而兴。
长江干流岸线232公里,流经宜昌8个县市区,加上清江等重要支流,整体网络宜昌全域。对于宜昌儿女来说,亲近长江,就是重回母亲的怀抱。
为保护好宜昌儿女的“母亲河”,面对长江生态修复的压力与挑战,宜昌市委市政府主动探索,先后编制实施《宜昌市全域生态复绿总体规划》《宜昌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制作岸线复绿实景图,生态复绿示范工程在宜昌沿江8个县市区191个地段展开。
2017年10月,长江干流沿线各县市区启动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各地纷纷响应,生态复绿迅速向支流岸线、交通沿线延伸。各县市区、各乡镇一把手挂帅上阵,领衔主抓,推进落实,在全市不断掀起“绿化长江岸线、修复长江生态”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潮。
在中心城区探索实行“山长制”,市直56家单位一把手任山长,上山植树,靠前指挥,示范带动,承担对城区15处裸露山体、85个责任地块的生态修复及管护责任。针对市域长江6个不同江段和9类地块现状,编制10个造林模式图,筛选18个植物配置方案,确定8种典型复绿模式,着力破解临水绿化、破硬绿化、垂直绿化等难题。
对于沿线城镇乡村,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累计创建国家森林乡村50个、省森林城镇19个、省绿色乡村335个。大力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形成“生态+文化”、“景区+乡村”等生态旅游全域化、融合化、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形成“城乡一体、共保共治”的新格局。
突出重点 抓住生态复绿“牛鼻子”
2018年1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开展全域生态复绿的号令,将长江支流岸线复绿、公路绿色通道提升、精准灭荒、关停废弃矿山和工程临时占地复绿等纳入复绿范围。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全域复绿总体规划,市政府印发《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相关工作方案》等。
对于岸线化工重镇,制定实施《宜昌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出台《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化工产业项目入园指南》,推动形成产业链大循环,引导企业向高精尖挺进。
同时,将沿江腾退岸线复绿纳入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目标考核,规定保留码头绿化率不低于15%。严格按照任务、措施、责任、时限“四个清单”,实行地块销号、责任追究、环节跟踪、现场核查“四个管理”,做到责任清单化、任务项目化、项目工程化,精细管理、精准推进。
实行“岸上核、空中查、水面巡”的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式核查巡检,统筹落实造管责任,确保成活、成林、成荫、成景。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督办任务不落实、责任不到位、环节不把关、运作不规范等问题,确保全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及全域复绿工作稳步有序实施。
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重点工作内容开展明察暗访,发挥市绿化委员会及专项战役指挥部综合协调职能,开展常态化工作调度,严格按照“位置不移、面积不少、质量不减、销号不漏”要求,实地督导,逐一落实。
宜昌抓好一个“实”字,有效保障了复绿效果。
多措并举 发起生态复绿“大动员”
宜昌坚持“四季挖窝,三季种树”,按照“突出乡土特色、打造生态作品”的要求,采取“建点、连线、扩面”,推进“治水、治岸、治绿”,全面推动造林绿化提档升级。
结合乡村振兴、“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花园城市建设、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统筹长防林、三峡后续、水利、城建、园林等项目落地,高效推进实施。
发动企业、合作社、大户等各类主体参与,通过以奖代补、寄养托管、ppp项目等模式调节利益分配,充分调动市场参与积极性。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好公民建设,涌现了“三峡蚁工”等近百个生态公益组织,根植原色,唤醒意识。
加强地方执法,推动流域保护,黄柏河流域治理经验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在全省推广,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坚持全民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持之以恒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深入开展。探索“互联网+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网上报名平台,组织开展“助力长江大保护,我为宜昌种棵树”活动,引导市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等。
据统计,全市年均200多万人次履行植树义务,每年各类尽责形式折合植树800万株以上,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热情高涨。
景观廊道 装点生态复绿“新颜值”
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绿化的通知》,市绿化委员会编制《全域生态复绿总体规划(2018-2020年)》,实行“本土化、彩色化、景观化、效益化”并举,科学规划实施全域生态复绿,高标准谋划、实施,着力打造特色景观廊道。
宜都市枝城镇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治理长江岸线5公里,新建凤栖广场、朝阳广场等多处生态修复节点,整治滨江岸线3600米、四海码头920米,建成景观长廊316亩。
伍家岗区滨江公园延伸段,综合整治提升长江岸线4公里,建成高标准岸线景观185亩。
枝江市城区建成滨江生态景观廊道280亩,为市民打造一个生态、休闲、健身的“城市客厅”。临江金湖湿地通过系统措施,高标准恢复绿地307亩。
秭归县高标准整治修复江中木鱼岛,栽植各类乔灌木1500余株,建成景观游园85亩,一举成为市民纷纷打卡的网红胜地。
西陵区沙河湿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实施景观绿化103亩,建成环保主题公园。
点军区开展联棚河河道景观改造升级,河流两岸片区整治418亩,建成市民休闲公园。
猇亭区全通码头段生态修复94亩,打造滨江亲水廊道2660米。
夷陵区三斗坪镇打造滨江健身景观长廊1050米,生态修复18亩。
据统计,全市长江岸线新(改)建滨水公园数量达13个。
岁月如歌,生态前行。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如今,宜昌正咬定青山不放松,谋划“宜荆荆恩”城市群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协同推进,实施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提升行动,一幅生态美丽、产业美好、文化美妙和人民生活美满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徐子凡 实习生 龙雅馨 通讯员 隗权 杨琢 尹本伟
本版图片由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