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百里洲岸线生态复绿。 星亮 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再星 通讯员 李勇 何珂
浩浩长江,1061公里横贯荆楚大地。
拥有232公里长江岸线的宜昌,是葛洲坝、三峡大坝所在地,也是长江航运转承点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到达宜昌,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再次指出:“长江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粗放使用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
同年12月,宜昌市主导的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国家第三批工程试点。
至此,一场以岸线整治为基础的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战猛然打响。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解“围江”之痛
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莺飞草长,绿水拍岸。5月10日,有着400多米岸线的磨盘溪码头,原来煤炭堆积、飞尘乱舞的景象荡然无存,岸边停靠的船舶不见了,只见滩涂平整,绿草如茵。
这是宜昌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啃”下的一块“硬骨头”,也是宜昌进行岸线整治的一个缩影。
为了给长江“治病”,宜昌站位高远,刮骨疗毒,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围”。
——破解“化工围江”:田田化工关停,2亿元生产装置、3亿元年销售额“归零”。投资30亿元的宜化煤气化改造项目,因选址距离长江只有1公里被否决……短短三年间,宜昌累计淘汰落后化工企业38家、改造升级55家、完成搬迁24家、转产7家。2019年7月,宜昌破解“化工围江”经验在沿江11个省市推广;
——破解“码头围江”:2018年之前,宜昌建有各类码头泊位426个,占用岸线77公里。同时,不少非法砂石场无序经营,侵占了通航航道,蚕食了长江岸线。拆除整治码头,我市部门联动,多管齐下,采取断航、断电、断水等措施,打消非法码头业主的侥幸心理,对充当保护伞者予以坚决查处。重拳之下,全市已取缔、拆除码头216个,其中长江干线184个,支流32个,码头数量减少三分之二,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破解“居民围江”:靠江吃江,靠岸吃岸,这是沿江居民的“生存法则”。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污水入江,岸线被蚕食为菜园。为此,枝江市、宜都市、点军区共投入16亿多元,搬迁居民近千户,成功破解居民围江之痛;
——破解“市场围江”:伍家岗区共联村的废旧钢材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和木材交易市场,依岸成市,生意红火,年交易额逾2亿元,年缴税千万元,但市场产生的污水直排长江。“脏”钱,不能要!我市积极协调,将靠岸的市场集并易地经营;
——破解“垃圾围江”:岸线整治之前,常见堆积在岸边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一遇到雨水,垃圾就流入长江了。”在江边居住了40多年的猇亭区居民陈萍说,岸线整治行动,搬走了垃圾山,种上了桂花树。据宜昌市环卫和城管部门粗略统计,从2019年以来清运长江沿岸垃圾4000多吨。
沿江沿岸的化工厂没有了、码头没有了、居民区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垃圾没有了,威胁长江水质的“毒水”、“污水”、“脏水”就没有了。
江岸减负,病根祛除,长江之岸迎来新生。
以坚如磐石的定力,筑牢“绿色”之基
“减负”之后,伤痕累累的长江岸线怎样“疗伤”?
答案是:生态修复,应绿尽绿。
5月18日中午,猇亭区风停雨住,雾散云开,开阔的江面尽收眼底。424公园内花红柳绿、绿意盎然,高矮植被相间错落,沿江绿道蜿蜒伸展,散步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此义务捡拾垃圾的环保达人段凌“晒”出几张424公园的实景图后,立即引来近千人点赞:“姹紫嫣红的424,爱了!”“户外婚礼的好场地!”
“网红”的424公园,是在已拆除的云天商贸煤场、通达港埠码头搅拌中转站原址上建起来的一座绿色海绵公园,如今已成为猇亭具有历史印记的文化新地标。
昔日的煤场码头变身今日的“网红”打卡地,424公园是宜昌开展岸线修复的生动写照。
让绿色成为长江岸线最靓丽的底色,宜昌加快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三年修复长江岸线93.7公里、修复长江支流岸线196公里,并同时启动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工程,实施“四季挖窝、三季种树”,对需要修复的57公里长江宜昌段和两岸荒山进行绿化美化,开展“助力长江大保护、我为宜昌种棵树”行动,两年来,组织集中植树活动400多场次。
如今,放眼宜昌滨江大地,满目绿意正蔓延。宜都复绿后的高坝洲镇祥印码头,4000多平方米“脏乱差”变身大花园;夷陵长江岸线非法码头砂场取缔后跟进复绿,打造出三峡坝区“樱花长廊”等“网红”景观岸线;猇亭将破损岸线修复成临江公园;枝江更是修绿并举,把10公里的长江岸线打造成“花世界”和“绿森林”;秭归库区对受损崩岸和550公顷岸线消落带试种抗涝抗淹的狗牙根草等植物,实现水退岸绿、护岸保岸。
带着这样的情怀,宜昌每年有超过20万的市民积极参与长江岸线绿化,长江两岸造林13103亩,义务植树近百万株;沿江沿岸实行全域生态复绿,复绿面积52745亩。植树种草,使得江岸曾经的生态“疤痕”被生态修复,宜昌迎来了动人的绿色回响——
曾经占据江岸的脏乱差码头,经过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整治之后,长江岸线蓬头垢面的场景焕然一新:少了“辣眼睛”的脏码头,多了“高颜值”的绿化带,生产岸线已蝶变为绿色岸线、景观岸线、生态涵养性岸线。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夯实“管护”之责
随着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部署在长江沿岸的9个岸线整治修复项目也即将迎来竣工验收。
今日的宜昌长江岸线,正演绎着生态“玉带”、发展“绿带”的长江之变——
岸线上草木葱茏,绿道路网全线贯通,亲水平台串珠成链,已成为一片绿色清新、自然舒适、宜赏宜游的“生态廊道”。
如何守住宜昌长江岸线“醉美”底色,不让岸线修复成果昙花一现?
改变重建轻管模式,宜昌先行先试,不断寻求长效管护“金钥匙”,从根本上扭转长江岸线管护工作碎片化、单一化、边缘化的被动局面。
——坚持效果导向,实现“三治协同”。宜昌在岸线治理上不各自为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行治岸、治水和治绿三同步,全面统筹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特色滨江长廊,退岸还绿,退岸于民。
——健全法规引领,制定“三项制度”。宜昌建立日常巡查举报、联合执法、挂牌追责岸线管护“三项制度”,充分整合相关部门执法力量,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岸线行为,让岸线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加力智慧管控,推行“三个率先”。宜昌在全省率先推行岸线信息矢量化、率先推行港口档案数字化、率先推进“多规合一”可视化。通过“互联网+视频监控”、手机APP移动监控、市县两级24小时联动,实现岸线码头管控全覆盖、无死角;
——扩大治岸范围,实现“三个延伸”。宜昌江岸线治理区域由长江干线向长江支流延伸,治理范围由非法砂石码头向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问题码头延伸,治理目标由非法码头整治向长江岸线生态高质量修复延伸,确保岸线“大病小病一起治”、码头规范再升级、岸线亮化再美化。
治岸、修岸、美岸,只为守护一江清水。
宜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以来,创新生态护岸,全力建设、有序恢复长江岸线绿色生态环境,以坚如磐石的定力筑牢“绿色长城”,把最好的岸线还给大自然,受到了水利部、长江委等多部门的充分肯定。临江而居的市民们最能感受岸线修复前后的巨大变化,他们禁不住感叹:绿色的江岸又回来啦!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大江逶迤,芳草长堤,绿树万株波千里。今日的宜昌,正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实现232公里长江岸线的“凤凰涅槃”,以“水清、岸绿、滩净、景美”的生态构图,描绘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金山银山”新画卷!
数说修复
●“关改搬转”化工企业124家
●修复长江岸线93.7公里、支流岸线196公里
●复绿面积52745亩、长江两岸造林13103亩
●取缔非法码头216个、规范提升码头55个,码头数量减少2/3
●在三峡库区重点消落区试点550公顷生态修复区试种狗牙根草等植物
专家点评
宜昌岸线修复成效明显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高级工程师 张萍
一是生态颜值变靓了。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未能解决的环境突出问题,宜昌连续三年在全省“长江大保护”考核中排名第一,长江宜昌段常年保持二类水质。
二是生态福祉变高了。以综合整治为契机,还市民亲江亲水岸线,沿江生态游园串点连线成面,为市民打造了城市生态客厅,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新变化,江面上的水鸟更多了,不少市民还拍到了江豚成群嬉戏的画面。
三是生态价值变优了。在岸线整治的基础上,整合沿江生态文旅资源,引进大型文旅集团进行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环保整改倒逼,加快低效企业、低效用地的“腾笼换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凤凰涅槃”,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空间。
四是生态保护能力变强了。在岸线治理过程中锤炼了一支敢于直面、解决环保问题的干部队伍,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