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宜都胡敌纪念馆前,94岁的张朝英面朝烈士铜像,深深鞠上一躬。“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家乡也变得更美了。”这位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把心里话讲给了家乡的革命先烈。
胡敌出生于宜都市五眼泉镇拖溪村,是宜昌第一位共产党员、宜都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21年,胡敌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即投身工人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军阀迫害,他回到家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被反动军阀杀害。2019年,宜都为纪念胡敌,在他创办的冠英小学旧址修建了胡敌纪念馆。
纪念馆内,一帧帧老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信件,勾起张朝英老人的记忆。正面墙上,一幅反映当时穷苦人在皮鞭下劳作的图画,让张朝英感同身受。张朝英出生于1927年12月,家在距离拖溪20多公里的王畈镇横冲村。年幼时,她跟随父母四处打长工,稍长大一点,她被送到横冲村黄姓人家做“童养媳”,没日没夜辛苦劳作,还要遭受地主的责骂和鞭打。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给了我们穷人新生。”1949年7月,宜都解放,张朝英和贫苦乡亲分得土地和房子,翻身做主人。在丈夫的带动下,她参加农会和贫协工作,历任村妇女主任、贫协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公社卫生所所长等职。1958年,她光荣入党。
“吊在四五十米的悬崖上,一人掌钎,一人抡锤。”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张朝英清楚记得带领民兵修筑焦枝铁路的情景:凿炮眼、填炸药、装雷管,一阵炮响山崩地裂,碎石一片。“我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
唯一的儿子长大后,张朝英把他送进部队。“儿子很争气,在部队立了三等功,也入了党。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党员。”张朝英引以为傲。
站在胡敌烈士铜像前,张朝英语重心长地对陪同她的孙子赵鸿影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丰功伟绩要永远铭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