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对生育三孩发放万元补贴,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国家明确鼓励生育三孩,多地已经出台发放育儿补贴、给育儿假、给津贴、生三孩费用纳入医保等措施,支持和鼓励三孩生育。
这些做法能在多大程度上利好三孩生育政策效果、利于提高人们生育意愿?目前部分地方的补贴措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值得推而广之?记者进行了采访。
货币补贴三孩家庭,支持更直接、力度更大
日前,临泽县出台《临泽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在临泽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岁。
不仅有育儿补贴,还有幼儿园资助、购房补助等。该试行意见明确,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临泽县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的政府补助,在各中心集镇、屯泉小镇、丹霞康养村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3万元的政府补助。
临泽县不是第一个明确给三孩育儿补贴的地方。此前,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布《攀枝花市发放育儿补贴金实施细则(试行)》,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
各地真金白银鼓励生育,是当前人口形势所需。
——从人口总数来看,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还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人口的增速和增量已经明显放缓。七普资料显示,年出生人口数量只有1200万人,平均每年死亡人数大致是1000万。“按照这样一个规模来推算的话,‘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实现负增长,基本上没有悬念。”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从生育率来看,七普显示是1.3,已经到了更替水平之下,处于低生育水平。实际上1991年就达到了更替水平,此后就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时代。
——从流动人口规模来看,3.7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6%,流动性在不断增强。农村的生育率相对比城市要高一些,但由于大量的流动人口和迁移人口的存在,使得农村的生育率优势也被削弱了,造成农村劳动力数量短缺。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村地区人口少了,尤其西部地区是人口迁移流动的来源地,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明显不足。这也是为何西部地区率先出台补贴支持政策的重要原因。
不过,每年每孩上万元的补贴标准是否太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随着各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补贴的标准不算特别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通过财税手段鼓励生育,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做法。比如,根据抚养小孩数量和家庭财务状况提供补助,或者个人所得税根据养育小孩数量而实行分档扣除标准等。“相比而言,直接进行货币补助的方式让育儿家庭更有获得感;而个税减免的效果,只有当收入较高的情况下,才比较明显。”
杨志勇认为,财政补贴三孩生育应当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体现公平性。对于属于转移支付较多的地方,应该有所限制。“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行鼓励生育的做法是可行的,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考虑和其他公共政策相配合;二是符合预算支出程序。”
多种政策协同发力,走出低生育率、人口迁移的困局
货币补贴只是鼓励生育的手段之一,政策打出“组合拳”才更有力。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试行育儿假。国务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到,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2019年意见公布后,一些地区明确提出实施育儿假,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广州市、湖北省咸宁市等。
今年7月,中办、国办《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实施生育三孩政策的同时,公布包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在内的、共计40余项配套支持措施。
《决定》公布后6天,国家医保局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将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按规定及时、足额给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此后各地很快出台实施办法。与此同时,很多地方加码了产假、父亲护理假福利,延长假期,推行弹性工作制等等。
《决定》中的配套支持措施,从生育成本、养育成本、教育成本、普惠制的托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让老百姓敢生;同时,为了提高优生优育的服务水平,给生育者更多关怀,在取消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同时,建立人口的服务体系,让他们能够健康安全地生育孩子。此外,在生育保险、税收、住房等公共政策支持方面,也作出了规定。
最近,贵州、四川、安徽等省份出台政策,设立父母育儿假,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有的地方育儿假延长到孩子六周岁。
“可以说,鼓励人们生育三孩的福利是一揽子的,是实打实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原新看来,如果一揽子的配套支持政策能落地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效果将能体现出来,促进人口向着适度生育率1.8的水平迈进,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