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绿色税制护航生态发展



  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启动实施,实行了30多年的排污费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环境保护“费改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半年有余,在我市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一起来看记者报道。

  在宜都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整套污水处理装置通过酸碱中和作用,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与废水分离,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与此同时,企业新研发的苯甲酸生产工艺,也大幅减少着废气的排放。其中,氯化氢的排放量就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了60%。

  由于环境保护税以污染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并对降低排污浓度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新政实施后,今年一季度,华阳化工需要交纳的费用与以往相比大幅减少。“以前我们公司每个季度的排污费是1万多元,环保税出台之后,我们公司每个季度的环保税是4千多块钱。”宜都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环部部长吴建友说。

  位于我市十里铺村的长江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同样是环保税实施的受益者。今年企业瞄准主要应税污染物氮氧化物,新上了脱硫除尘设备,使这种污染物的季度排放量同期减少了四分之一。长江陶瓷也获得了相应的税费红利。

  宜昌长江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心华说,“今年上半年上缴的环保税将近2万多元左右,预计今年全年可能缴4万元左右,同比将近要下降50%。”

  环境保护“费改税”就像一支催化剂,让企业更认真地考虑排污成本,进而提高技术、主动转型,实现绿色生产。而生产工艺的升级,又往往与产品品质的升级同步,附加值更高,市场前景更好。

  宜都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部长覃华中说:“我们传统产品单位售价大概在6万至7万元人民币一吨,通过我们的技术改造升级,我们的产品销售价格实现了翻番,达到了15万元人民币一吨。”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共申报环保应纳税额577万元,减免税额48万元,惠及6户纳税人。

  “下一步,我们将进行专题培训,让纳税人对我们环保税的政策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同时,针对部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上门辅导服务,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宜都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潘蕾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让企业能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税新政,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作者:记者 吴瀚 宜昌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