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不屈的背脊上,现代化应城悄然崛起

家里有“矿”在应城可不是一句大话。400多年前,当团山上响起第一声凿石的号子,应城这座地处江汉平原的城市便与“矿”结下了不解之缘。劳工们从矿石中开采出石膏和岩盐,让这座山峦中蕴藏多年的宝藏,在先辈的召唤中苏醒过来,接受了破碎冶炼等种种考验,用赤忱的钢筋铁骨挺起坚实有力的城市脊梁。岁月峥嵘,山河不老,迈进新时代,经过点点滴滴的转向、整改、蓄势、发力,应城的“矿”从地下开挖到地上“开花”,从支撑城市发展到深深融入城市的灵魂血脉。“再青春”的应城正驭风而上、逐光前行,擘画着“两区一地一中心”的壮丽蓝图。

时过境迁,“家里有矿”的应城也在逐渐焕发“第二春”。应城地下矿产较多,一直以来对应城工业化进程的贡献毋庸置疑。但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最需要警惕的莫过于“底特律困境”。如果过于依赖“一矿独大”或“一业独大”,就很容易在资源枯竭或环境变化时,遭遇巨大的转型阵痛甚至迅速衰落。不过,如今的应城,也在危机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破局之道。近年来,应城加快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两区一地一中心”。依托科技创新,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引进当作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将传统产业进行深度改造。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淘汰盐化工落后产能,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立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发展的城市名片。

应城的矿藏挖了几百年,如今却成为一座旅游的“富矿”。从“城市疮疤”通过“腾笼换鸟”得以活化,到“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实现优化,应城结合工矿遗存自身特点,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唤醒方式。近年来,应城利用境内废弃膏矿矿井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打造全国首个以膏盐文化为主题的风景旅游区。通过梳理多条地矿线路,联结全域矿山和工业遗址,建起包括石膏博物馆、农场、马场、农业园、民宿、亲子营地等项目的旅游景区。将工业遗存与旅游开发高度融合,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矿洞遗址、膏盐集镇老街、膏盐运输码头遗址、晒盐台遗址,一处处曾经沉睡的工矿遗存“活”起来,由此带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火”起来。从废弃到唤醒再到蝶变、升级,工矿遗存的重生之路折射出新时代应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资源或有穷尽,城市精神的“富矿”却生生不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产业工人扎根矿山,深耕井下,于最深处探索城市发展之光,不仅采出了物质财富,更炼出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开放包容、革故鼎新”的精神富矿,成为指引应城这座工矿城市始终生机勃发的精神力量。矿工文化是应城城市文化的基因,经济发展让城市变得更加强大,而城市的精神使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加持久。进入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培养矿工文化,讲好一个个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工业故事,充分发挥矿工文化教育塑造和激励作用,用矿工文化教育引导应城人民提升思想境界,增加精神钙质,挺起精神的脊梁。持续激励应城人民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开拓进取,转化为全市继往开来、转型发展、富民强市的无穷力量。

曾经的矿洞早已被岁月尘封为往事,历经百年风雨砥砺,几代人不屈的背脊上,一座现代化崭新的城区悄然崛起。如今的应城,乡村面貌欣欣向荣,科教文卫全面发展,精神文明硕果累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光阴不息过往,江河向前奔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城必将在时代的浩荡浪潮中融入广阔的世界,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美好的壮丽篇章。(宜都市松木坪镇人民政府 张煐)

(稿源:荆楚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