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纪实
长江干线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干流岸线总长近四分之一,不仅是优质的黄金水道,更是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约20家船舶修造许可资质企业次第分布、蓬勃发展。
近年来,对照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和“电化长江”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把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作为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聚焦产业、政策、服务、场景运用,全力抢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新赛道。
集群发展,跑出产业“加速度”
宽阔的江面、繁忙的船坞,一艘艘正在建造的巨轮横卧在造船平台上,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是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业园,短短不到3公里长江岸线上,聚集了盛懋、鸿巨、鑫汇、江瑞、兴达等9家船舶制造企业,已生产出国内首艘快速双体集装箱船、纯电力推动游船、长江三峡系列“豪华夜游客船”等一系列特色船型。
宜昌船舶工业园建立以来,规模和产值快速壮大,2023年园区8家船企成立了湖北江通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有效实现抱团发展、差异竞争,经营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年共建成船舶73艘、在建船舶72艘,同比增长11%;新能源船舶占造船总量近30%。
相隔50多公里外,位于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的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此时建设正酣。工人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滑道等基础设施施工,预计到今年底,产业园将完工并交付使用。
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588亩,项目一、二期占地面积768亩,主要承接达门船厂和宜昌船厂搬迁配套,开展宜都现有船企搬迁入园。建成后可实现船舶总装及配套制造产值100亿元以上,年税收5亿元以上。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宜昌造船的动能澎湃。全市立足港口航运资源、综合交通枢纽节点、船舶工业基础等优势和潜能,全力建设枝江、宜都、秭归、长阳四大园区,主动推进船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有效实现了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船舶修造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共计完成船舶建造67艘,其中新能源船舶25艘,越来越多的“宜昌造”船舶正在驶出江河,扬帆四海。
向绿向智,释放产业新动能
长江西陵峡水域,一艘艘满载游客的电动游轮行驶在长江之上,船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已经成为美丽宜昌的浪漫风景。截至目前,全市已有“长江三峡1”号、“三峡氢舟1”号、“西陵峡和悦”和“西陵峡和谐”号等多艘绿色智能船舶投入运营。
绿色智能船舶制造,是宜昌深入实施“电化长江”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宜昌在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成立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联盟,整合船舶设计、制造、航运、港口及相关配套资源,不断提升船舶运行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从全国首艘快速双体集装箱船“天龙18”号下水,到全国首艘绿色智能万吨级标准三峡“130型”散货运输示范船“理航渝建1”号投入运营,再到全省首艘120标箱新能源纯电动集装箱示范船“华航新能1”号首航……绿色智能已经成为“宜昌造”货船的鲜明底色。
从世界上载电量最大的新能源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首航,到长江三峡省际度假游轮在枝江开建,再到采用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游轮“西陵峡和谐”号,以及搭载自主驾驶系统的“西陵峡和悦”号投入运营……“宜昌造”新能源客船正引领绿色智能新风向。
今年以来,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刺激下,宜昌新建船舶特别是新能源船舶意愿强烈。统计显示,全市船舶修造企业订单量急剧攀升,企业手持订单总量192艘,其中新能源船舶93艘,今年新接订单总量114艘,其中新能源船舶62艘。预计今年可建造完工船舶204艘,其中新能源船舶达到75艘。
截至目前,已有2艘磷矿运输示范船在建,预计年底下水。其他新能源示范船正在加快建造。3艘川江载货汽车新能源滚装船在建,4E级纯电动多用途清漂转运船已完成船体建造,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研发正加快推进。
奋楫江海,竞逐产业新赛道
“电化长江”方兴未艾,“氢化长江”如火如荼,立足自身优势,将宜昌打造成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示范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宜昌船舶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向“绿”而行,逐浪攀高?聚焦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建设目标,全市将持续加快宜都、枝江、秭归、长阳四大园区项目建设步伐,争分夺秒赶工期、抢进度,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依托宜昌造船资源和应用场景,全市将围绕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重点针对研发设计领域的头部企业和各类船舶配套产业的优质企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形成更加完整、更具竞争力的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民营船运公司投身新能源船舶领域,加大新能源旅游观光船、散货船、客渡船、磷矿运输船等各类绿色智能示范船舶建造力度;加快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为船舶绿色航行提供保障;加快推进公务船电动化改造。
大道向前,山水迢迢。宜昌正不断提升船舶制造产业“含新量”“含绿量”“含智量”,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三峡日报记者 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