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鹏翔 侯文坤 梁建强
新年伊始,荆楚大地动能澎湃、活力涌动。
花湖国际机场先后开通鄂州至法国巴黎等5条国际货运航线,“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正式开通;光谷一天新“诞生”企业111家,岚图工厂日产量超400台;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46个、总投资1.59万亿元,均超去年同期……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湖北省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走出了一条“疫后复苏—复元打平—重回赛道—修复向好—聚势突破”的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一景。新华社记者胡竞文 摄
奋勇争先:塑造绿色崛起新优势
来到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河水库,但见一大片生态浮岛坐落于水库中央。划船靠近,一排排绿油油的水芹菜浮于水面,嫩叶绿如翡翠,茎秆挺拔,因无土栽培,其根须也极为干净。
这是茅箭区创新实施的“以菜净水”水源涵养模式。“水库目前建有6000余平方米的生态浮岛,在上面种植水芹菜、空心菜等蔬菜,能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库水质。”茅箭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主任唐政告诉记者,这些蔬菜天然无公害,在市场上很走俏。
茅塔河位于丹江口库区入库河流泗河的中上游,2023年被纳入全省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之一。以“小河清”保障“大河净”,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茅塔河水生态系统,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茅塔河水质已由Ⅲ类提升为Ⅱ类及以上,氨氮等主要指标改善21%。
“以菜净水”是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的写照。湖北水网交错,水脉交织,水域总面积2706平方公里,长江岸线超过1000公里,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要责任。
水中,湖北大力推进“电化长江”“气化长江”“氢化长江”,通过新能源技术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湖北造”电动船舶核心动力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62%。去年全国首批内河船舶碳普惠减排量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
江边,湖北通过“关改搬转”,将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荆山楚水间走出了“武当山水”“亿元鲜橙村”,美丽经济拔节生长。
岸上,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10大绿色转型工程,打造城市矿产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去年75家单位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越来越多企业的“绿色基因”被激活。
行走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一条各类原料首尾衔接、循环往复的产业链令人印象深刻——园区离子膜烧碱的主产品烧碱用来生产草甘膦和特种磷酸盐,副产的氯气成为草甘膦生产原料;草甘膦副产的氯甲烷用于生产有机硅,副产的母液用于生产氯化钠,氯化钠又返回用于生产离子膜烧碱……
上游产品的副产物,成了下游产品的原料。兴发集团开展技术攻关,让环环相扣的全链条清洁生产成为可能,也实现了化工产品从起初的“论吨卖”到“论克卖”,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不要小看这一小瓶,市场价值超过40万元,按克卖的价格超过黄金。”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平拿起一小瓶黑磷晶体说。
积极应对“一难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统筹落实“既要又要还要”的工作要求,湖北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经济总量持续提升,2020年疫后复苏,总量恢复到上年的95.6%;2021年复元打平,跨越5万亿大关;2022年重回赛道,在过5万亿经济大省中增速领先;2023年修复向好,在经济大省中增速第一;2024年聚势突破,展现“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
11月12日拍摄的汉口北低空港一角。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建成支点:挺进科技创新高地
武汉汉口北低空港,操作人员在运行系统上给无人机规划好航行路线,点击启动按钮,一架架安装标配货箱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将海鲜、花卉、服饰等商品送往不同目的地……这些近似科幻的场景,已成为湖北低空经济发展的真实应用。
2024年10月,武汉首批18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获批,其中12条为载物航线,1条为城市监测航线,均由无人机执飞,飞行频次最高为每天10架次。目前,武汉已“飞”出快递配送、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生鲜冷链等多个低空应用场景。
翻开去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科技创新”无疑是高频词。
空中,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蓬勃发展;地面,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网约车提档加速。科研一线,以每年突破6项重大基础研究、攻克10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20项标志性产品为核心的“61020”全链条攻关硕果累累,存储芯片、心肌旋切等一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生产一线,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即将达到万亿规模。
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首先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担当战略支点。湖北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湖北现有两院院士82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近200万人;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35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10家湖北实验室;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达到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63家、新型研发机构525家……这些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
据湖北省科技厅数据,去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397.84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预计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45000家;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上线一年以来,入驻企业超6.1万家,平台供需匹配案例突破1万件,形成高效匹配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撬动社会总投资231亿元。湖北科技创新从多点发力转向全面突破,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进入了整体跃升、领先跨越的关键阶段。
从工业制造到日常生活,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加快走向“生产线”,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在湖北武汉,许多市民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已不再陌生。截至目前,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累计突破3379公里(单向里程),覆盖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累计出行服务订单数量突破250万单,服务人次超过330万人。
在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牵引下,一条从科技强、企业强到产业强的全新通道,正推动湖北向“新”而行。去年1至11月,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增长,手机、集成电路圆片、光电子器件、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68.7%、16.5%、37.9%、33.0%、54.4%。
“长江班列”迎来常态化运营一周年里程碑。新华社发
谱写新篇: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
1月3日,“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正式开通。当日,一船经“长江班列”从四川运抵湖北的医药物品,在武汉阳逻港下水,直达日本大阪。
“该通道将常态化开行,班列每周从成都始发,一周一列。”湖北港口集团运营调度中心总调度长李伟表示,“新通道”下,四川货物运往日韩,较原有非联运模式节约成本20%至25%,节约时间15至20天,真正把出海口搬到了中西部地区外贸企业的“家门口”。
凌晨时分,距离阳逻港近百公里外,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内,来自全球各地的货机有序降落、停靠、卸货。
1月3日至8日,花湖国际机场先后开通鄂州至法国巴黎、墨西哥墨西哥城、菲律宾克拉克、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等5条国际货运航线,链接欧亚、直通南美。目前,机场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35条、国内货运航线55条,构建起高效互通的国内国际“空空中转”货运体系,每周保障国际货运航班超120班,每天飞往欧洲、美洲、亚洲的航班达到4班、5班和10班。
顺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沿铁路辐射欧亚大陆,借机场打开空中“出海口”……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北凭“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畅通可见的交通枢纽“硬联通”和无形的供应链“软连接”,统筹起“近端”的国内市场和“远处”的国际市场,加快从“九省通衢”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
据武汉海关统计,2024年1至11月,全省进出口总额为6295.9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4309.0亿元,增长12.9%;进口1986.9亿元,增长6.1%。民营企业进出口额4329.6亿元,增长11.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8%。更多企业、更多高新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统筹整合发展资源,湖北扎实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为基础、以有效债务为锚定、以供应链平台体系为载体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建立完善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
以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为抓手,湖北围绕大宗商品、汽车、纺织、医药、光电子等重点领域,先后组建了楚象、国控、华纺链、长江汽车、九州医药等一批省级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谋划推进物流“地网”、供应链数字化“天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融合,打通循环堵点,“链”接国内外资源。
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共带动10余万家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高效匹配,累计交易规模超1400亿元,带动供应链金融投放超200亿元。九州医药供应链平台已吸引全国3.5万多家医药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链”,物流覆盖全国96%的地区。湖北国控、湖北楚象在统筹国内渠道的基础上,搭建了中亚、南亚等地煤炭和南美洲铁矿入鄂通道……
面对“什么是支点、怎样建设支点”这一重大问题,湖北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抬升发展标杆,锚定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中心点、关键点,努力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强于其他地区。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当前,湖北发展已经进入聚势突破、整体提升的关键期,多重战略机遇与政策机遇交织叠加,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多年积累的区位交通、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正凝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