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向“水”而行 集聚成势

——宜昌水产品年加工总量近5万吨

图为土老憨集团“清江野渔”生产车间。三峡商报记者揭兴伟 通讯员陈丹丹摄

图为清江鲟鱼谷工人正在包装鱼子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供图

宰杀、开背、冲洗……经过几道加工环节,一条条大白刁、武昌鱼等鲜鱼便成为了鱼块、鱼头、鱼糜等多种产品。2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当阳市玉阳街道的宜昌福美园食品有限公司淡水鱼加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今天一复工我们就投入紧张生产,这个月订单超过1000万元。1月份,公司完成产值15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福美园公司负责人王军高兴地说。

当天,记者从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水产品年加工总量近5万吨,产值超过13亿元,成为现代渔业的强劲支撑。

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加工实力

宜昌境内江河纵横,养殖水面广阔,拥有枝江、当阳两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近年来,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9万亩以上,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20万吨。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为下游的水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宜昌的水产品加工业逐步实现由单系列、少品种向多系列、多品种转变。”2月9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军告诉记者,如今,宜昌水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包括鲟鱼子酱、以“三去”(去头、去尾、去内脏)为主的冷冻品、鱼糜及干腌制品、水产休闲食品等。全市水产品加工业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产品档次,延伸了水产业链条。

我市把水产品加工作为提升产业质效的重要手段,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同发展。大力扶持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向提高附加值要效益,推动水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仅2024年,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就争取省、市项目资金300万元,支持湖北联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水产品初加工项目、当阳圣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水库水产加工厂项目,推动企业水产品加工产线设备更新升级。水产品加工产量增加,企业效益攀升的同时,也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

扩大加工产能,丰富产品种类

“一条鱼”的附加值如何提高?

今年1月以来,位于宜都市的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收到来自欧洲、迪拜等市场的鲟鱼子酱订单源源不断,100多名员工抢抓生产,全力以赴冲刺首季“开门红”。清江鲟鱼谷是国内最大的工厂化鲟鱼养殖基地,拥有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室内工厂化鲟鱼养殖车间,现有110多万尾成年鲟鱼,鱼子酱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近30%。2024年,该公司产能突破100吨,产值突破4亿元。

面膜、保健品、皮革制品……春节前夕,记者在清江鲟鱼谷展示厅看到,壁橱里的鲟鱼衍生产品琳琅满目。公司负责人介绍,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所和生物制品公司合作,开发鲟鱼生物保健品、化妆品、鲟鱼皮具等系列产品,目前已储备产品超过10个。

鲟鱼寿命最长可达150岁,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种不得癌症的生物之一,鲟鱼产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前景广阔。清江鲟鱼谷加快与国内顶尖的生物制品头部企业合作,大力发展鲟鱼大健康产业。目前,公司团队已完成鲟鱼的基因排列研究,部分已进入临床二期。今年,公司计划在国外挂牌专家院士实验室,争当大健康产业的龙头企业。

宜昌各水产品加工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瞄准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涌现出了清江鲟鱼谷、清江鲟龙等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清江鲟龙公司生产的“卡维尔”鲟鱼子酱被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组委会评为“金奖产品”,依托上海、广州、深圳等线下体验店,多渠道、多模式拓展内销市场,争当鱼子酱产品中国市场细分领域第一家;长阳绿源、老巴王等龙头企业转型扩能,生产水产品预制菜、水产休闲食品等市场热销产品;依氮鲜农业公司开发肥鱼加工产品。水产品加工企业还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通过抖音等直播带货,让水产品搭上“流量快车”。

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前不久,枝江覃姐鱼糕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覃姐食品公司已开发了100多种覃姐鱼糕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年销售收入逾1亿元,成为“枝滋有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当家产品。

覃姐鱼糕香飘四方,是宜昌水产制品风行市场的一个缩影。联太小龙虾、“清江野渔”鱼肉干……一个个享誉市场的品牌,凸显宜昌水产加工业的不俗实力。

2024年以来,宜昌水产部门不断激活新动能,加快水产加工项目建设进度,扶强培优加工企业,推动精深加工产业扩能增量。

宜昌福美园食品有限公司二期淡水鱼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共建设智能化生产线3条,淡水鱼日加工能力达150吨。

当阳锦益渔业有限公司新建1000平方米鲟鱼子酱生产车间投产,年产值将超过1000万元。接下来,公司打算新上一条鲟鱼制品生产线,投运后年产值预计达5000万元。

……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刘远高表示,下一步,我市水产部门将推动实施淡水鱼类加工能力提升工程,拓展水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促进产业增效渔民增收。扩大休闲渔业食品产能,加快建设配套原料鱼生产基地;扩大以“三去”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产能,突破性发展冰鲜鱼产品;提高鱼糜制品加工产能,重点建设以枝江安福寺镇、当阳玉阳街道等为主要区域的大宗淡水鱼加工产业带。

三峡商报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严世杰 柳磊

(来源:三峡商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