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宜都讯 今天(9月19日)上午10时58分,在宜昌海事局枝城大桥执法大队海巡艇“1203”甲板上,长江海事局副局长李江站在船首宣布:“枝城长江大桥水域航路调整正式实施!”至此,枝城长江大桥建成以来,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传统航路首次发生了重大变革。
枝城长江大桥建成于197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万里长江上第三座公铁两用跨江大桥。该桥由长江左岸至右岸共布置10个桥墩,形成 9个桥孔,此次航路优化将上行船舶通航桥孔由第8孔调整为第6孔(第5孔作为上行备用桥孔),下行船舶通航桥孔由第6孔调整为第7孔,取消第9孔的通航功能,并取消洋溪、枝城横驶区,取消石鼓南停泊区。
在航路优化前,枝城长江大桥上游500米处右岸有石牌礁,上游2公里处有枝城横驶区,下游2公里处右岸为石鼓南停泊区和枝城港区,下游4公里处为洋溪横驶区,通航环境复杂,船舶操作难度系数高。对于过往船舶而言,存在船舶触礁、船舶交叉相遇碰撞、船舶与桥梁碰撞等各种风险。在航路优化后,原先类似于“S”形的航路变为“I”形,上、下行航路各自靠右,大大降低了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为改变枝城长江大桥通航水域事故风险高、船舶污染风险高的“两高”困境,宜昌海事局从2016年初开始,即着手枝城长江大桥航路优化研究。三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走访调研、科学研究、意见征集、实船实验、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终于在2019年9月正式启用新航路。
新航路对船舶通航大有裨益:从安全效益看,调整后的航路减少了船舶交叉相遇的几率,降低了船舶操作复杂程度,有效控制了船舶碰撞、触礁、撞桥风险;从经济效益看,在枝城至洋溪7公里水域内,新航路使上水船舶航程减少了2公里,每年节约燃油费用预计可达1600万元;从生态环境效益看,船舶燃油消耗量减少,随之降低了船舶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此外,船舶发生事故的概率降低,也减少了水域环境因事故而引发的污染风险。
为了让广大船员朋友尽快适应新航路,宜昌海事局做了大量宣传引导工作,自2019年初开始,即通过甚高频区播、发放宣传单、交管提示、现场维护等多种方式开展前期宣传。从现在起至2019年底,宜昌海事局将继续选派专班驻守桥区水域,对过往船舶进行现场维护,确保航路调整后船舶航行安全。(湖北日报记者 高伊洛 通讯员 裴祥豪 朱澄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