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东湖。
广阔秀丽的东湖位于武昌东部,曾为毛主席一生所钟爱,被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然而,即便是毗邻如此超然的风景,东湖边上的居民小区,也没能躲开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面临着和武汉其它小区同样的社区防疫、物资供应等困难。
但是,其中一个小区里,有个被称为32栋的单元楼,却为同样的难题提供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作为70户居民中出现4个确诊病例的“重灾区”,这栋楼的居民没有猜忌指责、人人自危,而是像没有疫情的时候一样,积极想办法互相温暖,和社区互相配合、“自我供血”,成为冰冷钢筋水泥中的“自愈系”和“小清新”。
为大家志愿服务的机会要靠“抢单”才有
居民老朱是援藏干部,春节回到武汉探亲。原本计划在家里做个老老实实的家庭妇男,好好弥补对妻儿亏欠的他,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2月初,32栋由于已经出现4个确诊病例,成为小区里的重灾区,做好楼栋防控是当务之急。当时社区人手严重不足,而楼栋里许多居民的单位工作任务又都很重,老朱想着自己目前是个“宅男”,就主动和社区对接,当上了32栋的楼栋长。
当时防疫物资极端紧缺,没有防护服,老朱就穿上一件家里的粉红色薄雨衣上阵。一个敦厚朴实的援藏男干部,就这样成为了居民微信群里的“粉红老朱”。
粉红色的老朱开展起工作,可是干净利落、雷厉风行。他把楼栋的党员们组织起来,成立有17人的党员志愿者团队。他们创造全新的抢单工作机制,不搞强行摊派和分配,极大提升志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参与巡逻、站岗、入户、消杀、配送物资这些志愿任务?去群里拼手速!
每天任务发布时,17名志愿者都紧盯手机屏幕,看到微信群里弹出开始抢单的信息后,迅速按下报名接龙的发送键。没抢到任务的志愿者,总是眼巴巴地等着第二天。抢到巡逻任务的志愿者皮皮比参加双十一网购秒杀还激动:“觉得自己是个特别有用的人,身上充满了能量!”
志愿者喻哥经常抢到任务就撂下锅铲,穿上外套戴好口罩往外跑,一口气从社区扛回来50斤的84消毒液。问起喻哥哪来的这么大力气?他说,孩子妈妈是一线医生,自从疫情暴发就一直在医院忙碌,没回过家。我们做好志愿工作,把大家的后方都安顿好,像孩子妈妈一样的居民们,才能不担心后方安稳,安心在前方杀敌。
“圣诞老人”的送货方式安全又惊喜
封城日久,每家每户都面临着物资缺乏的困境。社区三期业主自费购菜四万斤,捐赠给街坊四邻,积极想办法填满大家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然而,对于快一个月没出门的大家来说,特别眼馋热干面、包子这些平常的“过早”食物。
2月15日,武汉气温骤降,下起了小雪,赶去上班的居民冬云姐姐,在路边便利店看到了久违的热干面。为了给大家解解馋,她立即在居民群里发起接龙信息。大家看到信息都异常兴奋,很快就接龙达到了几十碗,而且还恳求冬云姐姐再帮忙代购包子、发糕、卤鸡蛋、烧麦这些小吃。
其实,疫情发生前,这个楼栋的居民像其他现代住宅区一样,邻里之间都不太熟悉。对于拜托冬云姐姐采买这么大量的物资,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冬云姐姐却说没关系,这次买完大家就熟悉了,只要能买到的,都帮大家买回来。
她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便利店采购齐了大家需要的物资,下班后带回小区。为避免交叉感染,她把每户的物资放到家门口,等她离开后通知大家开门取货。
这种惊喜又安全的派送方式,让居民感觉仿佛收到“圣诞礼物”一般,冬云姐姐也因此被大家称为运送生活物资的“圣诞老人”。
从此之后,“圣诞老人”的做法延续下来,志愿者们开始轮流担任。居民群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信息:“1701户酵母5袋,已挂门把手上;1101户豆制品1袋,可以开门了;“2402户大白菜2棵,已放门口……”
山河异域月同天,网络餐桌超级鲜
一碗热干面勾起了大家的“馋虫”,也重燃了大家对于生活的热爱。宅在家里的日子,居民利用手边食材做出花样美食,发到居民微信群里,为原本交流疫情等话题的沉重氛围,带来温馨和生气。
大家开展同题比拼,每家每户利用四川嘉陵捐赠的爱心萝卜,制作菜品。居民开发出泡萝卜、萝卜干、萝卜汤、炖萝卜、萝卜丸子等各种花式吃法,还有居民写了打油诗:山河异域月同天,嘉陵萝卜超级鲜!
团购的面粉和酵母也都派上了用场,平常很少制作面食的南方人,化身面食厨神,红糖馒头、花卷、包子、饼,甚至还有最近的网红油条,都能引发群里众多点赞。
一日三餐不再是封城期间的“负担”,微信群也变成了大家交流厨艺的温馨空间,很多尚未谋面的居民,已经在群里成为最熟悉的厨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除了青壮年互相帮衬,大家也一直惦念着楼里的老年居民。独居的老爷爷、老奶奶,及几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都被当成了重点关爱对象。无论是团购食材还是分发爱心菜,大家都会在群里专门问问他们,多放一份在老人门口。老人家里缺药了,志愿者们去社区医院帮忙开药取药。
得知住在8层的老爷爷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前一天晚上还为老爷爷送过爱心菜的志愿者们都回不过神儿来,老爷爷的遗体离开的时候,大家都站在窗前,默默流泪送一程。
疫情尚未退散。据统计,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热线的来电接听量,比疫情前增加了10倍。咨询师说,数字背后,是武汉市民面临的悲伤、牵挂、焦虑、恐慌等情绪。
而处在国家疫情中心的这个居民小区,通过积极“自愈”成功化解焦虑,为逆境中的社区管理、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参照方案,更让尊老爱幼、和睦友善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打破现代居民小区的钢筋水泥壁垒,跨越时空、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