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企业一线职工党员学党史促奋进——干漂亮活 走创新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袁超一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镌刻着奋斗的辉煌。

学史明理增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广大企业职工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表示要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耕精耕研发国产软件

放置金属件、导入程序、选择切割参数……伴随着“嗞嗞”声响、电光闪现,一把扳手瞬间成型。

3月22日上午,在位于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号车间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这一幕。

“生产线是本月投产的,这台平面激光切割装备的控制软件,由我们自主研发。”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钣金自动化产品线副总工程师兼研发部经理蒋威说。

蒋威今年33岁,主要负责装备软件开发,是一名有15年党龄的党员。

软件是工业装备的大脑。此前,国内大多数工业装备都是购买使用欧美发达国家研发的软件。“国外软件价格昂贵,操作也不方便,而且升级更新困难。”蒋威说,研发国产软件可以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

除了平面切割,蒋威带领团队还研发出“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高速三头激光智能开卷落料产线的相关工业软件。其中,高速三头激光智能开卷落料产线是国内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智能柔性化激光加工装备及产线,已在海内外多家客户处投产使用。

蒋威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未来要更加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3月23日,在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公司研究院院长、青年党员周鹏正和同事们一起,完善互联网智能柜系列产品生产线。此前,该系列产品荣获湖北科技进步一等奖。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周鹏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史,更是共产党人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的创新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是关键变量,我们将以创新为引领、以科技为引擎,在研发领域深耕精耕,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贡献力量。”

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3月22日,利用午休时间,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年轻党员陈燕平,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我党在延安时期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的历史。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该公司董事长冯裕才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数据库产业最早的实践者之一,公司长期坚持做国产通用型关系数据库。

1978年,还是华中科技大学助教的冯裕才到武汉钢铁参加技术学习。当时武钢热轧车间花费巨资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无人值守管理系统。为了防止技术泄密,日本人在调试安装完设备后,把足足3辆卡车的技术资料当场销毁。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幕的冯裕才感到巨大的屈辱,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系统。

“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冯裕才介绍,面对技术封锁,他和团队不服软、不服输,坚持自主原创,从零起步,经过40年的技术沉淀,达梦公司的产品已在我国关系国计民生重大行业获得广泛应用。

知来路,方能守初心、担使命。

宜都市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土老憨集团的党委微信群中,一天天热闹了起来。转自“共产党员”“中共中央党校”“宜都党建”等微信公众号的党史学习文章,激起了公司党员职工的学习热情。

公司青年党员余红波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音犹在耳,改革开放以来拥抱“科学的春天”的欣喜仍驻心间,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

余红波说:“柑橘精深加工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党的奋斗史激励我们扎根农业产业、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用最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党组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