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这,就是灵秀宜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云上宜都讯    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7500多年前,城背溪远古的稻香,点燃了长江流域文明的火把。

2100多年前,西汉在此置县,“夷道”从此纳入王朝的版图;1800年前,刘备称此地“宜于建都”,始有宜都之名;1300年前,诗仙李白留下《渡荆门送别》的诗篇……

宜都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西南部,长江、清江在此交汇,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峡门城”、“两江明珠”的美誉。

灵秀宜都 冯建 摄

宜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山水环抱,风景秀丽,境内既有磅礴大气的长江,也有宛若小家碧玉的清江、渔洋河,还有峭拔挺立的梁山、宋山,可谓山环水绕、相得益彰。

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江”汇宜都 冯建 摄

宜都有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这个总面积1239.5公顷的湿地公园,有效保障了清江的生态安全和优良的淡水资源,充分发挥湿地保护,湿地观光旅游和弘扬生态文化多种效益,并成为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一张响亮的湿地生态名片。

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一景 周星亮 摄

这片土地上还有“中国民间谜语第一村”青林寺村,这是个不足千人的小村落,其独特的成就却令人瞩目:村民先后出版了8部谜语选集和谜歌选集,不仅获得“中国谜语村”命名,还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民间谜语第一村”青林寺村 周星亮 摄

宜都这片神奇的土地,领略了江河壮阔,见证了巴楚交融,也阅尽了岁月沧桑,熔铸成恢弘大气、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并融入到宜都人的精神血脉,古城的荣耀、现代的繁华,连缀成厚重的书卷,在城市乡间浅吟低唱,牵扯着游子们的缕缕乡愁。

波涌两江风光,云起合江一楼 冯建 摄

人杰地灵的宜都,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晚清国学大师杨守敬、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乡。

其中,王永彬人称宜山先生,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著有《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杨守敬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代表作《水经注疏》,是郦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杨守敬书院(资料图) 周星亮 摄

贺炳炎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

宜都将军广场   张发智 摄

宜都还是革命英雄胡敌的家乡。胡敌是宜昌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1898年出生于宜都五眼泉拖溪河畔,192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革命,1928年8月29日被敌杀害,年仅30岁。为纪念胡敌,宜都在其生前兴办的冠英小学旁兴建了广场和礼堂,用来传承先烈的光荣传统,培育红色革命文化。

胡敌烈士纪念馆 张发智 摄

宜都境内煤炭、石灰石、重晶石、粘土、硫铁矿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形成了柑橘、茶叶、畜牧、水产等众多特色经济板块,是中国柑桔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拥有土老憨、丰岛、宜红工夫茶、天然富锌茶等一批驰名中外的农产品品牌。

宜都致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冯建 摄

作为“三峡门城”,宜都上锁巴蜀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三峡翻坝、沪渝、宜岳、宜张四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拥有3座跨江大桥,焦柳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了“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的复合型综合交通体系。

宜都形成了“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的复合型综合交通体系 周星亮 摄

近年来,宜都县域经济领跑湖北,文明创建持续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攀升,先后斩获了全国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宜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上图为2004年7月,下图为2019年7月 冯建 摄

未来,宜都将坚持走融合型、内生型、生态型、创新型、共享型“五型”发展之路,争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不断开创“实力强、百姓富、生态美”现代化新宜都建设新局面。

宜都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 周星亮 摄

一方水土,一方春秋。宜都这美丽的江南小城,每天都迎接着崭新的晨曦,每刻都再现着创造奇迹,宜都正在成为宜居之城、宜业之城、宜学之城、宜养之城,它勇往直前的姿态一如两江之水,滚滚东流,浩荡不息。

宜都打造出亮丽的“不夜城” 冯建 摄